首页 > 其他小说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真正的唐三藏

第三百三十九章 真正的唐三藏(2/2)

目录

这里的河南道并非HEN省,而是包括隋朝时期的河南和山东全省,还有河北、山西、江苏以及安徽四省的部分地区,所以张须陀的掌管地区相当广阔,并且有着升降官员的权利。秦琼也在张须陀的手下开始了传奇的人生。

卢明月也是一位农民起义英雄,其队伍经过一年多的辗转,各地已经发展到了10万多人。其中还包括很多隋朝的归附军队,所以卢明月的这支队伍有着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积累的物资也是非常的充足。

公元614年12月,卢明月的10万大军屯驻东阿。张须陀率领1万兵马进行征讨,但是此战打得非常艰难,双方于是陷入了十几天的相持状态。

这样的局面对于张须陀军非常不利,因为他的军队已经出现了粮草用尽的问题。更糟糕的是张须陀的军队多数为步兵,而卢明月的军队有半数骑兵。张须陀在机动方面完全处于劣势,所以他面临着进无可进、退不能退的危险局面。

没办法,此时的张须陀只能使出险招,他派秦琼带领千名精兵隐蔽在树林之内,然后自带兵马,假装溃逃,诱敌追击。卢明月军果然上当,带领大量兵马进行追击。

秦琼立刻攻入叛军营寨放火,卢明月发现中计之后立即回救。结果又被张须陀折返夹击,卢明月仅以数百骑兵突围。

公元616年,曾经跟随杨玄感造反的李密加入了瓦岗寨。瓦岗寨的首领翟让,在李密的建议下夺取了隋朝粮仓,从而迅速壮大了实力。隋炀帝于是任命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领万余精锐讨伐瓦岗寨。

其实翟让本人非常惧怕张须陀,以他的能力完全不是张须陀的对手。但是此时的瓦岗寨已经有了李密。

张须陀因为翟让的接连后退而紧追不舍,却没想到李密已经布置了千余伏兵,结果突然遭遇了瓦岗军的前后夹击,损失惨重。

他本人经过一番拼杀之后得以突围,但是他的部下依然处在围攻之内。张须陀为了营救部下先后4次冲入险境,结果在最后一次被李密和翟让等人斩杀。

张须陀一死,让隋炀帝失去了最后一层护甲,他的手下再无可以镇压叛军的将领。所以隋炀帝在两年之后被政变处死。

【历史上真实的西天取经,全程长达五万里,孙悟空也确实有原型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

他在《西游记》中软弱慈悲,无比磨叽,其文学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印象之中。然而,历史中的玄奘却是一位意志坚定的硬汉。

19年间历经110国,全部行程长达5万里,其成就更是响彻西域各国。我们本期视频就来了解玄奘法师在取经之路上都经历了哪些故事,以及孙悟空在历史中是否存在原型。

玄奘本名陈袆,是洛阳缑氏人,即今天的河南偃师缑氏镇。很多人通过《西游记》以为他是唐朝人,其实他于公元602年出生在隋朝,并且在隋朝的统治期间生活了17年。

之后他经历了隋末大乱的改朝换代,所以陈袆的一生跨越了两大王朝,经历过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还有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高宗李治这6位皇帝的统治。

颍川陈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但陈袆出生之后已经家道中落,并且在很小的时候经历了两次人生悲剧:他在5岁时失去了母亲,又在10岁失去了父亲。

由于当时的隋朝盛行佛教,13岁的陈袆为了生存便与哥哥到洛阳的净土寺出家为僧,法名玄奘。

其间,玄奘就像神童一样展现出了极高的悟性,并在隋朝灭亡之后将近10年的国内游学中,25岁时已经通晓汉传佛教的多派学说。

而且他在精研佛法的同时还学习了梵语,这对他将来的成就至关重要。

不同学派对佛法的不同理解开始让他感到困惑,他对真相的渴望越发强烈,于是决定去往佛教的发源地求得真经,也就是古印度的天竺国。

然而,当时的大唐刚刚建立,国政不稳,再加上李世民正在准备与突厥的军事行动,所以严令百姓不得出国。玄奘因此没有拿到出国所需的过所,滞留长安三年。

一心求法的玄奘决定采取偷渡的方式前往天竺。他走到河西走廊的凉州时,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传经活动,颇受当地僧众的欢迎,但也有人举报他意图出国。因此,他被当地都督责令返回。

幸亏得到了一位僧人的帮助,才得以出城。

玉门关位于疏勒河畔,被称为西晋之金猴,是西出的必经之路。玄奘经过与官兵的一番周旋,来到了疏勒河东南50里的瓜州。他在此地又停留了一个多月,进行传经。

但是由凉州发出的逮捕令也紧跟到达。好在有位官吏是虔诚的佛教徒,玄奘通过此人的帮助再次顺利出城。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取经。那么真正的历史中是否存在孙悟空这个人物呢?

在敦煌的一个洞窟中曾经存留了一幅玄奘取经图,图中有个类似于猴子的人物,而在他旁边则是一位正在行礼的和尚。

而玄奘走出瓜州之后,曾在敦煌附近借宿于一家寺庙,其中有位名叫石盘陀的胡人对他非常敬重。石盘陀因此把玄奘拜为师父。

经过学者考证,石盘陀就是取经途中的人猴,所以他被认为是孙悟空的历史原型。

玄奘在石盘陀的护送之下绕过了玉门关。当时的沙漠中有5座烽火台,玄奘需要每过一座就要进行补给。但石盘陀却在此时突然变卦,并试图加害于他。玄奘最终只能孤身上路。

当他准备通过第5座烽火台时,有人告诉他可以绕过此地到达伊吾国,并且途中还有野马泉进行补给。

玄奘于是进入了长达800里的莫贺延碛沙漠。根据《三藏法师传》记载,莫贺延碛长800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这段记载中的沙河也许就是《西游记》中的流沙河。

在这遥无边际的沙漠中,只有一人一马在艰难地行走着。水是他们维持生命的重要用品,然而玄奘最后的水囊却不慎跌落,导致他在5天4夜之内滴水未进,最终虚弱地倒在沙漠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