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便是我此生所愿!(2/2)
“那怎么行,此事害得你差点丢了性命!待我回去定会严查!”
“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别查了!查起来此事定会牵连甚多!如这天下始终要一统的。你,定会做到!”
赵匡胤看看眼前的人,自己要的也就是她安好,便是赵匡胤此生最大的心愿!
翌日
清晨赵匡胤准备好行装,此刻他离宫已经快有一个月了。朝中事情也是比较多,赵匡义和赵普也是每日都来人崔他回去。他即便再不舍,也知道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事要做。
符宣懿在秋月的搀扶下到门口送他,柴宗训和李彝兴站在一侧。
赵匡胤看了一眼李彞兴:
“记住你说的话!护好她!”
然后又看了看柴宗训“照顾好你的母亲!”
接着赵匡胤走到了符宣懿的面前他不舍的看着她,他拿出了一个锦盒打开,拿出那只梨花簪。那只他第一次送她的梨花簪,那只见证了他们一切爱恨离愁的梨花簪!
“你把它落在下了,我这次给你带了回来!”然后他亲自把簪子重新插在符宣懿的发髻上。只是这次他们如今的身份已经不是曾经的那对懵懂的,互生爱意的少年。现在的他们心中各种滋味,因为这是一端回忆的开始。也是一个长长的或许此生再也不会相见的离别的开始!
“戴着吧,日后就当做我在你的身边。洛阳行宫太过显眼,朝中定会有些势力。会再次派人来。过几个月待你完全康复,去房州吧!那里相对安全些!气候也好修适合你修养。”
说完上便马儿去,赵匡胤不敢也不再回头,他怕他这一回头自己好不容易下定的回京的决定会反悔,自己会不想走了不想离开她,自己何尝不想留下来陪她。哪怕就是这样每日陪在她的身边,只要自己每天都能见上她一面就好,自己没有其他的奢求。可是自己不能,因为先帝柴荣托付给他的何止她们母子,还有整个天下!他赵匡胤要完成他的遗愿不是吗?此一去怕是此生再不能相见!泪竟然顺着脸颊散落在风中!
符宣懿看着赵匡胤渐渐远去的背影,是的此一别便是永远!
三个月后,郑王柴宗训和符太后迁往房州。多日的辗转,房州的府邸不如洛阳行宫大,倒也修的雅致。赵匡胤也不好派兵驻守。是李彞兴的人都住在周围暗中保护王府的安危。
“娘娘房州知州前来拜访!”
“知州?”符宣懿和柴宗训到了厅中。
“臣参见太后娘娘,郑王殿下!”
听此声音有些耳熟!似曾在哪里听过!
“平身吧!”
这知州一抬头,符宣懿一看。
“您是辛先生!”辛先生头发有些花白。
辛文悦看了看符宣懿:
“苏婉!”
“先生怎会来此?”符宣懿再见到自己的老师有些惊讶。
“是皇上特意让臣来保护娘娘和王爷。”
是他,他还想着自己在房州的安危,如今自己儿时的老师来做着房州的知州,可见他赵匡胤是多么的用心。
“训儿这是母亲的老师!日后便让先生教你读书可好?”
“是母亲!训儿见过先生!”
柴宗训虽然年纪不大可是也经历了人生中的诸多变故。如今母亲能够平安便好。他知道了事情的真想如今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奢求,只是他年纪虽小可是毕竟曾经是帝王。如今只能在这房州之地苟安吧!或许自古以来房州这个地方便是落魄皇族皇子们的最后归宿吧。他视乎体会到了当年太子李旦,李显的心情。这世上又有几人能有自己这悲剧般的人生呢!
就这样辛文悦成为了柴宗训的老师,柴宗训也很愿意与辛文悦一起谈论古今。因为这位辛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些,可是很多观念都与柴宗训非常的志同道合,虽然两个人年龄差距有些大,还是成为了忘年之交,柴宗训和他的父亲柴荣一样喜欢下棋,遇到这位辛先生真的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对手!他们总是一起下棋对弈。
“先生这棋艺真是厉害!怎么觉得跟母亲的章法如出一辙?”
柴宗训有些好奇,先生的章法的确与母亲的章法相似。
“太后娘娘的棋艺是我教的,娘娘儿时便棋艺精湛。当年就连宣祖也是没赢过几局!”
“宣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那不是在赵家吗?母亲娘家不是符家?怎么儿时会在赵家?”
“先生,我母亲为何幼时会在赵家?”
“这,老朽也不知其中原因。只是当年在洛阳教书,你母亲当时是陛下的陪读书童,就在赵府了但是她很是聪慧,文章策略写的也好。一点也不输那些男孩子,至于后来发生的一切老朽不知详情!”
柴宗训若有所思,原来是这样。自己印象里父皇和母亲十分恩爱。一直以为是那赵匡胤对母亲的觊觎。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原来他们是自幼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其中的变故自己不太知道。难怪当时自己幼时母后离宫了一年多。他手中棋子落地。
“王爷,似乎您的心思不在在棋局之上啊?”
柴宗训一看自己已经陷入了死局。在辛先生走后。他便一个人在屋中待了许久。父皇之所以把母亲和自己托付给赵匡胤,那赵匡胤对母亲定是情深,上次母亲遇险也不难看出他对母亲的感情。
柴宗训急匆匆的来到符宣懿的房中。屏退了所有的下人跪了下来。
“母亲。”
符宣懿看着柴宗训,
“训儿怎么如此着急?是出了什么事情?”柴宗训一项稳重。今日却十分的慌张。
“母亲儿时可是在赵府做他赵匡胤的陪读书童?”
符宣懿看着他:“训儿是听谁说的这些?”
“母亲孩儿知道您虽非孩儿生母,可您对孩儿却十分疼爱。甚至不惜用性命来护着孩儿,可孩儿如今已经长大,希望母亲能够随自己的心生活下去。而不是在这里陪着孩儿!孩儿只希望母亲能够过的随心。赵匡胤对母亲的深情孩儿看在眼里,母亲既然已经痊愈不如去汴京找他吧!”
柴宗训一边说着,一边流着眼泪。因为他对自己母亲是多么的不舍他虽然希望母亲能够跟着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可是却有自私的不想母亲离去。
符宣懿扶起了柴宗训。
“傻孩子,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如今我已是你父皇的皇后,是当今的太后。那便一直都是!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我们总归是要向前生活下去的。”
“可是母亲,您在这里真的快乐吗?母亲当真能够割舍得下他对你的那份情?孩儿不希望母亲因为孩儿而追悔一生。”
“好了训儿,每日与我的训儿相伴母亲已经很知足。日后不要再提这样的事情了。以后我们都好好的生活下去。母亲会一直陪着你。”
“可是母亲……”
柴宗训看着符宣懿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符宣懿看着他摇摇头。
汴京皇宫中,赵匡胤已经回来数日,本要彻查洛阳行宫行刺一事。可临行前是符宣懿却不希望他在追查此事,又在出征南平和武平,此事便暂且搁置。
崇元殿内
“臣启禀陛下,昨日秘密截获郑王与西平王谋反一封迷信。此密信乃是符太后模仿您的笔记下诏,欲将京中所有军队调出京城,到时西平王领兵一举攻入,他们要联合起来一起助郑王复周啊!”
韩龙递上密信,由王继隆承了上来。本来此事想待到平定了武平和南平再做处置。没想到他们却先耐不住了,这么急着除去符宣懿母子。
他打开密信,果然字迹与懿儿的字迹难辨,若不是自己自幼与她一起长大,很难分辨这字是真是假。
“依韩爱卿看,当如何处置符太后郑王与西平王?”
赵匡胤在龙椅上问道。
韩龙一听此话,觉得上次没有除掉她们这次看来是成了,只要皇上下旨赐死他们,自己妹妹便无可替代。那自己今后的地位权势和富贵那是用之不尽的,他心中暗暗得意嘴角露出了一丝坏笑。
“回陛下,臣以为郑王符太后不感激您的恩德与赏赐。竟敢联手西平王李彞兴妄图复国,实属不知感恩,谋逆大罪,其罪当诛!”
看来这下不但除掉了妹妹的绊脚石,还搬倒了护着他们的西平王那棵大树,要不是他西平王坏事,那符氏和那郑王小崽子早就到阎王那里去报道了。这次搬倒了西平王,自己又立下如此功勋心中很是得意。韩龙此刻在殿中正等着皇帝下旨出去那几个碍眼的人,再对自己的封赏。
赵匡胤听闻狠狠的扔下了那封密信。
“大胆韩龙,你胆敢污蔑郑王和符太后?让朕去诛杀他们,陷朕与不仁不义的地步,日后朕岂不是落得个心胸狭隘容不下前朝遗孤。与那之前北朝的昏庸暴君一样,被天下人唾骂?”
“陛下,这物证在此,此乃符太后亲笔书信。这只有符太后临摹谁的笔记便像谁的笔迹啊?他们不甘心您夺了天下,所以联合起来要谋反啊,陛下,臣一片忠心,还望陛下明鉴!”
韩龙跪在大殿上,振振有词。
“那依你的意思是,符太后近日才写的密信吧?”
“是,陛下!”
“臣启禀陛下,那符太后懦弱,郑王年幼,不可能做出如此忤逆之事,老臣愿已项上人头和全族老小性命担保!”
范质说道。
“臣等复议!”
王溥、潘美等人也都一同附和着。他们平日最看不惯的便是这韩龙如今他竟然如此嚣张敢污蔑前朝太后和先皇遗孤。
韩龙抬起头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