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五代乱世风云之梨花殇 > 不舍的离去

不舍的离去(2/2)

目录

“柴大哥,懿儿愿意陪伴柴大哥一生一世永远永远。”

符宣懿跪在床边,柴荣一只手握住她的手,另一只手慢慢的抚着她的脸,额头、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他的手已经不在是中午那般的温热了,有些微微的凉。

“我,我想记住你的模样,永远,永远的记在心里。来生好早些找到你!”柴荣虚弱的说着。

符宣懿双手握着他的手。泪水顺滴在他的手上,又顺着他的手滑落。

竟不知道此刻该说些什么?

“懿儿别难过,柴大哥怕是不能再陪着你和孩子们了。待我走后把我葬在懿陵之侧吧,这样我也可以一直守着你。也能陪着义父!”

“不会的,柴大哥,你会好起来的,会没事的!柴大哥何必守着那座空陵?”

柴荣笑笑,

“傻丫头,人总有一死谁也逃不过,纵然是天子又如何?柴大哥在自己留个念想,陵墓一切从简。”

这时太医和孩子们已经赶了过来,大臣们也都在外候着,李太医来的很急已经浑身湿透,地上留下一道长长的雨水的印记。赶紧过去给柴荣把脉。许久。

“李太医皇上如何?”符宣懿急的问道。

李太医看着她。跪在那里摇摇头。

孩子们也都进了屋。秦妃和杜妃也已赶了过来。她们听了便哭了起来。

孩子们都跪在床前,低声的呼唤着“父皇。”

柴荣换着“训儿”

柴宗训儿过去跪在床前“父皇。父皇”

“训儿长大了,是个男子汉了,日后要听你母后的话,照顾好你的母后和弟弟妹妹们,有什么困难都要学会面对和承受,父皇不能再陪伴训儿了。”

训儿哭着“不会的父皇,父皇会好起来的。”训儿今年不过十岁,谨儿和晦儿还不到周岁。

“懿儿。”

“懿儿在”符宣懿握着他的手。

他艰难的再次抚着她的脸颊。

“别哭,别难过。我看见了义父,姑姑还有倾心他们带着小石头,小豆子,正在那里等着我。”

然后便微笑的闭上了眼睛,他在符宣懿脸上的手也瞬间滑落。符宣懿紧紧的抓住他的手。

“柴大哥,柴大哥,你不能丢下懿儿,不能!”

可是任符宣懿怎样的呼唤,柴荣还是静静在躺那里。整个殿里的人都跪在那里痛哭。屋外的大臣都也跪了下来哭声一片,连同这雨声。

符宣懿握着他的手,感觉到他的手由温热,渐渐的变了没了温度,渐渐的变得冰冷。此刻那双温热的双手再也不会抚摸她的脸颊,握紧她的双手。他柴荣,那个曾经多次救她性命,对她百般呵护疼爱的柴大哥,就这样一直沉睡,就这样离她而去了。符宣懿知道此刻她失去了他,她的心莫名的疼,她觉得浑身颤抖压抑的不能呼吸。这种疼令她窒息。

符宣懿才知道,柴荣在她心中有多重要。她才知道原来自己不知不觉的已经爱上这个疼她爱她的人。她以为她此生心中只有赵匡胤一人,

现在她终于明白了,她是爱着柴荣的。只是如今的醒悟已经为时已晚,她的“柴大哥”再也不会听见她说那句他等了一生的爱上他。他永远的听不见了。那个在她七岁那年从湖中把她救起的少年,那个在雨中为她撑伞的的人,那个与她下棋赢了的翩翩公子,那个再次救她于湖边的将军,那个伏在她床前覆盖着金色阳光俊朗的脸,那个一起治理澶州护着自己的他,那个即便登上皇位高高在上的天子仍然对她如初的柴荣。

他们不是说好了以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至太平!他还没有等到大周一他统天下,还没看见大周盛世繁华!便离她和孩子们而去了。”符宣懿不愿相信柴荣已经离她而去了。

“皇后娘娘已经二个时辰,娘娘节哀!”

符宣懿就这样一直的握着那只已经冰冷的手不放。宫人的提醒这才把她总回忆中拉了回来。对按他的心愿是天下一统,她要帮着训儿完成他这个心愿。

次日清晨太子柴宗训在灵柩前即位为新帝。柴宗训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当年册立符宣懿为后,便告知天下柴宗训是她在澶州所生。在天下人和大臣的眼里他今年不过只有七岁。自古以来主少而国危这个道理符宣懿不是不知道,何况如今身逢乱世,如今的形势是多么的危机。

而二十九岁的符宣懿,还没能从柴荣的悲伤中醒来,从今日起便成了周国的太后,陪伴柴宗训一起临朝听政。不得不从柴荣离她而去的悲伤中走出来,她符宣懿要辅助柴宗训完成柴荣未完成的心愿。

眼前大殿中的群臣虽然都跪拜在他们的面前,柴荣也已经安排好了托孤重臣,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甘心辅佐这个年少的天子,臣服于符宣懿这个年纪轻轻的皇太后。

符宣懿每日都要穿着朝服,带着那沉重的头冠。下了朝还要处理各种繁多的政务。每日都很晚才能休息。虽然有范质、王溥、魏仁浦等即位大臣的辅助。可还是事物繁多的如牛毛。此刻她才知道柴荣身为君王的不易。那看似风光的背后是有多少个难眠的夜晚。每日担忧这内忧外患,如何让百姓丰衣足食,处理各地的灾祸。每日都觉得身心俱惫。这样的感觉是其他人无法体会的。

一个月后按照柴荣的临终的遗愿在嵩陵西北,懿陵附近简单的修建了陵墓。这日柴荣的灵柩出京,前往庆陵安葬。老天似乎也感受到了悲伤,这天天气昏昏沉沉,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没有想到汴京城内竟然万人空巷,百姓自发的跪在路的两侧。符宣懿在骄中,掀开帘子看着汴京城送葬的百姓无不潸然泪下。眼中的泪水再次的抑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柴大哥,不枉你爱戴你的子民一场,如今他们也都来送你最后一程。”

“太后娘娘,别再看了,您别再着了凉!”

赵匡胤在下面,此次他是负责护保护符宣懿安全的。本来范质、王朴也不赞成她去那么远去送葬。但是符宣懿定要送柴荣最后一程。他们也只好知道让赵匡胤护送她前往庆陵。

在雨中竟送出百里外才渐渐散去。悲伤的气氛再次弥漫在整个汴京城。于百姓而言,身逢乱世遇见个勤政爱民的君主不易。在百姓心中柴荣是个有为的人,没有想到竟然会英年早逝。真是天妒英才。无不令人惋惜!

两日后便到了庆陵,在一番仪式后,符宣懿看着柴荣的棺椁入陵。那刻着周世宗柴荣之墓的石碑是如此的刺眼,令她心痛。她跪在石碑前,回忆着她和柴荣过往的点点滴滴,不愿意也不想离去。

“娘娘,许久了。该回去了。”

赵匡胤见符宣懿久久的不起身。便有些着急了。

“太后娘娘,回吧。皇上还在宫中等您回去呢。”

是呀,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还在回忆中的符宣懿,她应该从失去柴荣的悲伤中出来不是吗柴荣也是希望她尽心辅佐好柴宗训的不是吗?“懿儿要走了柴大哥,你的心愿懿儿会拼尽全力的去帮你完成。你放心的在这里等着懿儿,等懿儿完成你和义父的心愿,训儿长大支撑皇位成为真正的一国之君跟你一样的优秀时候,懿儿便来这里永远的陪伴你!”

回京的路上,赵匡胤只是负责保护符宣懿的安危。也并未多言。他只是看着眼前的人是那样的憔悴,那样的心痛,可自己又不知该如何安慰她。他此刻真的很想把她拥入怀中。可如今她已是当今太后,自己又是先帝的托孤重臣。

就这样初冬已到,殿内的炉中的碳火在符宣懿身边燃着,屋内烛光明亮。她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章,慢慢的批阅后明日在与大臣们一起商议。

这半年来符宣懿也不过是在做着柴荣每日都在做的事。

“柴大哥在天上你可好?懿儿定会尽心完成你的心愿,好好的辅佐训儿长大。”

眼泪便不争气的流了下来,泪水模糊了眼前的奏章,滴落在刚刚批阅的字迹上,洇开一片墨迹,她的意识也渐渐的不清晰。

“赵将军”门口的小珊给走进来的赵匡胤行了礼。

“太后娘娘还没回去休息?”

“是,奴婢这就去禀告。”

“不必。”

赵匡胤说完进了屋里,此刻屋里并无旁人伺候。他看见她伏在案上睡着了。他轻轻的走上前去。看着她那憔悴的容颜,清瘦白皙的脸。眼角还挂着泪痕。这将近半年来她每日都要处理很多的事务,很晚才回去休息,早上又要早早的上朝。这些都是她提前看的明日早朝要议的事。因为他知道她怕自己的决定错了那件,误了百姓。她的辛苦他都看在眼里。他赵匡胤现在是殿前都点检,保卫她的安全这才这么晚了还可以留在宫中。可他不忍看见她如此的辛苦。

柴荣果然是了解她的。自己若是在犹豫下去,她日日如此辛苦,日后会怎样?现在四方还未平,也许自己该为她做些什么了。

赵匡胤看着她熟睡的面容充满了疲惫,他解下自己的披风轻轻披在她的肩上。符宣懿梦中见到了她的柴大哥,她的柴大哥叫她保重好自己便消失不见。

“柴大哥,柴大哥别走!”她被自己的梦所惊醒。

睁开眼睛却碰上了赵匡胤关切心疼的目光。

“娘娘若是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赵将军怎会在此?小珊怎么没禀报?”符宣懿看着自己肩上的披风。拿在手中交到他的手上。

“是我没让她禀你,今日值夜看着你这还亮着,便过来看看,没想到你睡着了。”

说着顺说又把披风披在她的肩上。

“外面冷下雪了,别着了风寒。”赵匡胤现在每日可以都见到她,不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其它时间,几日一轮的值夜他都自己亲自来护卫,因为这样就可以时时刻刻的守着她,哪怕远远的看上一眼也好。偶尔还能和她说上几句话。相较前几年她在深宫许久不能见一次,他心里已经很是知足。

他们一起出了门,小珊跟在符宣懿身边,赵匡胤则跟在他们身后。符宣懿抬头虽然天色已暗,雪还是纷纷扬扬的落着,宫殿的屋顶上,树上都厚厚的一片。又是一年的飘雪。符宣懿脚下踩着雪是那样的柔软,夜是那样的寂静,只听见他们几个踩着雪发出“吱吱的响声。”

到了滋德殿门口。

“赵将军请回吧!”小珊说到。

“娘娘臣告辞!”赵匡胤行礼后。看着她们进了屋。自己站在那里,难道懿儿心中没有自己了吗?刚刚在她在梦中呼唤着柴荣。雪落在自己身上厚厚的一层。他轻轻的一叹如今这样也好,至少自己每日可以见到她。可心中却是隐隐的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