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五代乱世风云之梨花殇 > 符宣懿安置灾民化解汴京灾民之危

符宣懿安置灾民化解汴京灾民之危(2/2)

目录

“如今皇上在前方征战,契丹又蠢蠢欲动,这万一出了什么事,让老臣如何和皇上交代?”

“王大哥不是说我是天命所归,上天庇佑的么?怎么会有什么事情,大哥放心吧,宣懿命大着呢!”

“这,当时也是为了稳住局面安抚百姓。”

“宣懿可是当真了!”

王朴无奈的摇摇头。心里感觉这个皇后也越来越贫了。

“不过王大哥,这总是如此施粥救济也不是回事?这么多的灾民我们要如何的安置?”

“恩在下在想这水患过后,愿意回到自己家乡的可以回去,不愿回去的可以留在京城,一些老弱妇人可以分给他们京郊的荒地让他们开垦种粮免五十年赋税,如若壮士的男丁可以雇佣他们修筑城防,疏通汴河。京城内和京郊上次整治佛教空置出来的寺院也不占少数,可以安置些无家可归的百姓,这样灾民便可以得到妥善的安置。”

符宣懿盯着王朴看。“大周和柴大哥有了王大哥你,真的是大周之福,柴大哥之幸也。”

王朴看看符宣懿不禁的笑了,心中暗想这皇上有了你符宣懿才是大周之福,百姓之幸。符宣懿这这样化解了一场灾民的危机,还顺便解决了京城周边的空置的寺院,和荒芜的田地。

淮南方面,赵匡胤带领五千军队去攻打南唐派来的援军,驻守涂山有两万南唐的军队。而赵匡胤却只有五千人,此仗只能以智取胜。他命精锐部队在涡口设下埋伏。让少量军前去挑战南唐的军队,双方一交战周国的军队便逃,就这样把南唐的军队引到了,赵匡胤事先布置的埋伏。两军交战顿时杀喊声震天,敌军很快便败下镇来。

他很快以少胜多的打败了南唐在涂山驻扎下来的军队,这样寿州西南面的清流关的军队就在眼前,赵匡胤的下一项任务就是攻打唐军驻扎在清流关的大军,然而这更是是一场恶仗,因为南唐在清流关的大军有十万人,而赵匡胤只有五千人涡口这一站自己的军队已有折损,五千对十万,这仗是的真的更难。但是再难此战也要攻克,如果不把南唐的反包围给攻破,那么皇帝柴荣围攻寿州的大军将会十分危险。

柴荣帐中:

“启禀皇上,赵将军带领的军队在涂山打败唐军,现赵将军已带领军队奔向清流关方向。”

“好!”柴荣知道赵匡胤很能打,虽说涂山之战是胜了,可是毕竟在清流关驻守的唐军的数量是他的数倍。此战非常的凶险艰难。”

赵匡胤很快到达清流关,他先排除少量的骑兵正面挑战唐军的军队,然后自己带着主力军队翻山过清流关的,从唐军后面突袭,这样唐军没有想找突如齐来的军队会翻山到自己的后方,唐军腹背受敌虽然人数较多,但赵匡胤带领的军队个个勇猛以一敌十,很快唐军败下阵来,这一仗,赵匡胤以不到五千军队,打败了南唐在清流关的十万大军,又打了个以少多的大胜仗。

赵匡胤带领的军队士气高扬,锐不可当,直奔滁州。

滁州的皇甫晖是南唐梁老将,一直被烈宗重用,如今清流关一仗大败他只好带着剩余的军队退守。攻打滁州又是一项艰难的任务。皇甫晖一路冲忙,往滁州城奔去,马上命令自己的军队退入滁州城,并命人烧毁了护城河上的浮桥。但是赵匡胤的速度很快率领着周军度过了直接骑着马度过了护城河,来到滁州城下对战。

皇甫晖见来不及撤军回城。

便在马上对着赵匡胤喊道:“周国将领可否报上名来?”

赵匡胤面对南唐老将皇甫晖,“皇甫老将军在下周国殿前都虞候赵匡胤是也。”

皇甫晖望着眼前的骑着白马的,白衣将军,见他意气风发一幅势不可挡的架势,再看他身后的周国军队由于连续打了两个大胜仗个个士气高昂。

而自己南唐的军队眼见着,涡口的两万大军和清流关的十万大军败在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的带领的不到五千军队队伍,士气自是不如周国的军队。

“赵将军,你我乃各位其主,待我布好阵我们再交战。”他心里盘算着。但是仍然不可小看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将领。

“好皇甫老将军尽管布阵。晚辈候着!”

赵匡胤竟然真的答应了皇甫晖的要求,一炷香后皇甫晖的军队布好了阵。

“皇甫老将军可准备好了?”赵匡胤在马上喊道。

“好了,今日便于赵将军一站”

说着赵匡胤骑马冲向敌军阵地,他抱着马脖子把身体藏在战马身后,穿过敌军的第一阵地

“我只要皇甫晖一人的人头其他人都让开。”

赵匡胤索一路狂奔对方的军队犹如热刀遇到凝固的油,急速的冲过了二阵,三阵后来到皇甫晖的面前,还未等皇甫晖反映过来,他一剑击中了皇甫晖的头部,皇甫晖瞬间落下马来,被赵匡胤擒拿。赵匡胤又是一剑一挥一旁的副将姚凤应声落马。唐军的两位将领已被擒拿,没有了主将南唐的大军瞬间瓦解乱作一团。没有战斗的士气,败下阵来。

寿州城外,柴荣带领的周国军队和刘仁赡的南唐大军淮河的水面激战,柴荣站在船头。望着对面船上的刘仁赡,刘将军还是降了吧,你等的援军,都被打败了。

刘仁赡也听说了南唐派来的十几万援军都被一一击退,如今滁州也以失守。虽然自己心里觉得周国实力强大,但是也想到了周国皇帝就在眼前。不如自己赌上一把。就算寿州城守不住了,自己杀了周国的皇帝,也是为大唐初去了一个大患。于是他站在船头对对面船上的柴荣大喊:

“好,既然周国天子亲自应战,在下刘仁赡也算有幸,既然周国已打败了大唐援军,那么在下倒是想试一试。你,到底是不是天命所归,一统天下的真命天子。敢不敢赌上一把?”

说着手中的弓箭蓄势待发的面准了柴荣的头部。

虽说两只战船的距离不近,但是刘仁赡的箭法精准无误,可在百步之外击中对方,何况他手中拿的一把王弓,王弓的威力巨大,这世间能拉得动这王弓的人寥寥无几。

只见柴荣立在船头纹丝不动。

“好,刘将军朕就与你赌上一次,看看朕到底是不是那个一统天下的人。”

柴荣如此一说,可急坏了他身边的周军将领齐齐跪下。

“皇上,万万不可啊,您乃一国之君,岂能冒这样的风险。”

柴荣却闭上眼睛,

“退下,朕今日便堵上一把看看天命如何?”

众军将领不能抗旨,只有跪在那里着急。

刘仁赡心想大周天子果然有胆魄。说着用尽全身的力气,拉满了弦,手中的箭风一样的发了出去。

柴荣纹丝不动的站在船头,闭上眼睛。心里暗暗的想着,懿儿希望和二弟以后能够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原来在赵匡胤攻下了滁州城后,唐的援军几乎都被打败了。柴荣觉得是时候成全他们。他下了密旨快马送回京城,给王朴让他在接到圣旨十日后向天下公布,让皇后前去寿州,十日后便宣布皇后跟随出征期间病重而薨。然后秘密把皇后送出皇宫他已安排好了京郊的住处。随后他会命赵匡胤继续攻打淮南,在昭告天下赵匡胤阵亡的消息。让他回京接上懿儿一起远走高飞,离开周国,等他们安顿好后他会把他最疼爱的缘儿送到他们身边。这样他们一家便可以团聚。这是他想了很久的计划。虽然自己万般的不舍,但懿儿陪伴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了,他也该知足了。

刘仁赡射出的箭飞一般的疾驰而来,柴荣闭着眼睛仍然能够感觉到一股强劲的箭风迎面而来。此时的周国将军都跪在地上,眼看着下一幕的发生,带着哭腔喊道“皇上!”

可就在那支疾驰的箭就在离柴荣一寸远的地方,一阵风猛地吹过箭头微微一侧,箭从柴荣的耳边差身而过。

刘仁赡看着对面船上的周国天子,果然纹丝不动的等着他的一箭,可是天不遂人愿啊,就差那么一点,他就要了周国天子的性命。自己百发百中的王弓之箭竟然没有射中对方。他心里暗暗的佩服这位周国天子,但是自己也不愿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马上又拉上一直箭直接向柴荣发了出去,而这只箭竟然和上只一样,也从柴荣身边擦身而过。

柴荣慢慢的睁开眼睛:“怎样刘老将军,朕竟然还活着,必定攻下你南唐,一统天下。”

此时刘仁赡站在那里,望着对面的信誓旦旦的柴荣。心里竟然升起了敬意。也许真的是天命吧。他接着又拉起了王弓,心想这次一定要了周国天子的命,见柴荣依然站在那里不动地方,周国将领急的头上的冷汗都留了出来。

“皇上!”

这疾驰而来的箭和上一支一样,眼看到了柴荣的跟前,却又片头已偏从柴荣的身边擦身而过。

刘仁赡眼看着自己射出的三只箭都从柴荣身边而过,在自己箭无虚发百发百中今日却为伤及这位周国天子分毫。他站在那里望着对面依旧站在那里的柴荣,这也许真的是天意。

这时刘仁赡手下的人来报,说周国的大将李重进率周军军猛攻寿州城,刘仁赡听罢,撤兵而去。

“皇上,这性命攸关,您怎么可能这般儿戏。”

柴荣看着刘仁赡远去的战船。“朕不是好好的站在这里,这江北之地朕势在必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