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衡南有风 > 元宵

元宵(2/2)

目录

霍风并未到过此处,也未听司徒衡南提及过,待庆姨进了灶房,才问道:“司徒,这里是……”

司徒衡南回答说:“这里的孩子都是些孤儿,大多数都有些残疾,才会被丢弃。庆姨的长姐用这所院子来收容这些孩子,去年庆姨的姐姐过世了,便由她来继续维持。我每年元宵和除夕都会来这里。”

那几个安静坐着的孩子,有些睁着大眼睛看着他们,有些只是用手去感受外物的形状,慢慢地编着未成形的花灯骨架。

那几个本是追逐打闹的孩子叫了几声“哥哥好”之后便钻进了厨房。

宸御拿起根竹片,有些纳闷:“你既然知道,为何没有接济?”

这话说出来带有些斥责之意。

霍风拾起地上的纸,那上面有着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一些灯谜。

先前冲进厨房的几个孩子似乎是偷了嘴,又兴冲冲地跑过来,几个孩子小声议论着什么东西,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到一间小房间里拿出不同颜色的花灯来。

司徒衡南本想回答什么,又忽然被一个女孩子拉住了。

那女孩向其他几个男孩点了点头,那几个男孩便陆陆续续地把花灯依照颜色分了几路。

总下来有四路。月白,霜色类的是一路;碧蓝,湖蓝等是另一路;翠色,松花色,葱绿色成一路;彤色,橙色,鹅黄色是最鲜艳的一路。

这些花灯上都题着不同的谜面。

“絮儿,你是要我们几个比试吗?”司徒衡南半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头。

絮儿点了点头,司徒衡南便起身说:“如何,我们来比比猜灯谜!”

于是,宸御暂时没追问那个问题,便说:“要蓝色这路吧。”

霍风选了绿色的一路,若璇本来并不想参与,只是依着宸御选了浅色的一路。

“曲终青衫湿。”宸御念出了头道谜面,“乐极生悲。”

“五句话,三言两语。”

“无底洞,深不可测。”

“二三四五六七**,缺衣(一)少食(十)。”

宸御一路十分轻松地猜出了他蓝色的一路灯笼。

霍风那路有些特别,谜面是绣上去的,他耐着性子让那些盲人小女孩摸出字形来,才道出答案,所以比宸御慢了些。

若璇只是干净利落地在灯笼上放上了写有答案的纸条。

唯有司徒衡南久久地卡在了中间的一个谜面上,挠着头十分单纯地笑着。

“柔橹不施停却棹。”宸御凑过来,念出了那道谜面,“你连谜面都看不懂吧,怪不得猜不出来。”

“分明就是我这路太难了。”司徒衡南有些不服,“那你倒是说说是什么。”

“这么简单,偏不告诉你。”宸御做了个鬼脸。

在这时,庆姨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说:“灯谜猜完了吗?元宵煮好了。”

“南哥哥没猜完。”一个小男孩走到庆姨跟前,指着司徒衡南。

“哦?”庆姨挑了挑眉,“没猜出来几个,便少吃几个。”

话虽如此,庆姨还是给他们几个外来的客人盛了几大碗。

饭桌就是从屋子里搬出的几张小桌子,基本都是缺了角的。

夜色弥漫下,院落里确实笑语连连,热气腾腾的光景。

“子新,那道谜面的谜底究竟是什么啊?”

司徒衡南在回家的路上依然纠结着那道“柔橹不施停却棹”。

“是放任自流。”霍风回答。

“为什么?”司徒衡南倒是不解。

“就是那样的意思。”霍风作起了解释,“顺风扬帆,乘风破浪,橹和桨都不用使用,而船行快速,岂不是放任自流都可?”

“原来是这个意思。”司徒衡南扬着笑。

虽说他现在对诗词也不甚感兴趣,但却十分好问,久而久之还是积累了少许,不过对于一些不甚出名的诗篇依然是抠着脑门也解不出来。

“所以司徒,你对那些孩子作何打算?”霍风觉着自己说得老成了些,便调了调语气,“你是想为他们建一所学舍,所以前些日子一直在同将军和吕管家商议?”

司徒衡南眼睛亮了亮,答道:“的确如此。不过既然宸御都知道了,自然是轻松了不少。”

两位少年相视而笑。

“对了,我其实和他们约定好了会建一所学舍,还要在那里种下紫藤,等开了春,我们便一起去种吧。”司徒衡南一手握拳锤在另一只手的掌心。

“好。”霍风答应。</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