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2/2)
两位新人走到台前,面向亲朋乡邻郑重地行了三鞠躬礼。司仪说:“各位来宾今天的新婚仪式就告一段落。那么,接下来咱们要进行的是xxxx年xxxx杯喝喜酒大赛,今天咱们的东家准备了一些薄酒淡菜不成敬意,那么在开局之前呢我要送在座的所有来宾一副对联,上联是:吃,吃尽天下美味不要浪费;下联是:喝,喝尽人间美酒不要喝醉。新郎告诉大家横批是什么”
新郎兴奋地说:“吃饱喝足。”说完小夫妻走下台去和父母坐在一起吃起宴席来。
这时为了活跃气氛司仪放开了嗓子满怀豪情地唱起了《红尘情歌》“不知道为了什么,痛苦它天天围着我。天上的星星有很多,我不知道你是哪一颗。分手时含泪看着我,我心里也很舍不得,爱情的秋天心碎了。分分合合都是我的错,轰轰烈烈的真心相爱过,缠缠绵绵再唱这首歌。滚滚红尘中我为爱情执着——”司仪唱的是悦耳动听,简直是天籁之音回荡在宴会上空,给婚礼增添了几分喜庆。
其实大部分人一入席,就拿起筷子吃起来喝起来,他们是边看边吃边聊。婚礼仪式一结束,他们桌上的凉菜都吃的差不多了,酒也喝的差不多了因还没上热菜只好耐心的等待着。
唐僧和方丈也是边看边吃边聊着,唐僧感叹地说;“如今乡下也学城里人结婚聘请司仪了。”
方丈平静地说:"这有什么值得奇怪呢现在各地结婚都兴开这个了。有些富人结婚为了讲排场摆阔气就花上万元请一个电视台的播音员作司仪来主持。对有钱人来说也不算啥,困难家庭可就不同了。"
唐僧抱怨说:“这些人也是死鬼强作乐,死要面子活受罪。”
主持无奈地说:“其实他们也不想这样做,也明白吃饭穿衣量家当,能省一点是一点嘛,这都是少数有钱人为了讲排场、图热闹,把这个风气带坏了,如果谁家结婚不这样做就会被人瞧不起的。迫于这股歪风的压力即使家庭条件十分困难也只得打肿脸充胖子强努着花上千元请司仪来主持。"
唐僧站在节约的立场上说;“虽然请司仪主持婚礼显得高雅、有品位、上档次增加了喜庆气氛,但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困难家庭的压力呀!”
方丈夹了一筷子木耳送到嘴里嚼了嚼咽下后说;“谁说不是呢。绝大部分家庭结婚本来就急,有的甚至还债台高筑,他们过事十分痛恨也不愿这么铺张,但世风逼迫着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啊!。”
不一会,流动餐厅的女服务员给唐僧他们的桌子上了一道烧茄子的热菜,顺手拿走了三个吃完了的凉菜盘,紧接着一个又端上了一盘圆蒸馍后转身走了。人们纷纷伸手拿了一个馍,举起筷子就着菜吃了起来。吃着吃着唐僧无意发现面前一张桌子上一盘鱼刚端上桌,就餐的人们还没吃几口,一个人也不管别人还吃不吃了伸手端起菜盘转身就"呼啦"一下倒进随身带的塑料袋里,然后把空盘子放在桌子上。唐僧吃惊地望着这一幕,这时第两盘蒜薹肉丝端上了桌,人们又没吃几下,又被一个人端倒在塑料袋里。唐僧一边吃着馍,一边站起来向四周观察了一会,许多桌上都是这样,一盘菜刚端上桌,人们还没吃几口,就被人倒走了。
又一盘炒香菇端上了桌,方丈见唐僧站着看得出神便问道:“圣僧,看什么呢坐下吃菜吧。"
唐僧坐下说:"方丈,真奇怪!“
方丈夹了一筷子菜停到半空中瞪着眼问道:"咋啦"
唐僧接着说:”你看到了吧,菜刚一端上桌,人们吃不了几嘴,就被人倒走了。”
悟空、八戒一听向四周望了一会果如师父所言。于是一起说;"真是这样。"
方丈把菜送到嘴里嚼了嚼“咕咚”咽了下去说:“现在这地方都形成这风俗了。吃一回桌,人们都吃不饱哩,还饿得吃不住。”
唐僧批评说;“这风俗咋恁濑呢?”
方丈附和着说:“谁说不是呢”他接着说:“而城里人过事与此相反。前不长时间省城工作的侄女结婚,我去了。那八、九百一桌的宴席,就餐的人们根本吃不了。宴席结束时,满桌子都是剩菜,盘子里有的吃了一多半;有的吃了一少半;还有的一筷子都没动的。碍于面子没有一个人打包,人们就起身走了。五六十桌都是这样,看着可心疼人啦!最后,这些剩菜都被餐厅的女服务人员倒进泔水桶里啦。因城里亲朋过事我去吃了几次桌都是这样,就这全国每年造成的浪费十分惊人啊!”
唐僧听罢说:“农村兴起的这坏风俗也没有人管管。”
方丈为难地说:"各村都管了,可是管不住呀。"接着他把话题一转说:"不说了,吃菜,吃菜。"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他们一连吃了七道美味佳肴,一盘小青菜上过后,又上了一盆鸡蛋汤一盆银耳汤。人们吃完桌后提着一袋一袋的菜,起身离席散去了。
唐僧师徒吃罢婚宴后找到了磨子去要行李担,磨子叫来了碾子,然后取行李担去了。碾子掏出500元往唐僧面前一递说:“给,这是今天用你们人马的劳务费。”
唐僧拒绝说:“我们不要钱。”
碾子把脸一变说:“嫌少不是?”
唐僧赶紧说:“哪能呢?”
碾子劝说道:“别看孩子过了事,我现在有点急,可这点钱我还是能拿得起的,接住吧。”
唐僧再次拒绝说:“你收起来吧。我们不要。”
碾子不好意思地说:“现在是□□裸的经济社会,都是有偿服务咋能不要钱呢?你要是不接,我会过意不去的。”
唐僧只好说:“这劳务费权当给你儿子进礼了,收起来吧。”
碾子请求说:“圣僧,你在这儿等一会,我去去就来。”说着抬脚走进了院里。不一会他从库房里拿来了两条烟,往唐僧的面前一递说:“给,你们路上走累了的时候吸两口解解乏。”唐僧推辞一番收下了。
磨子挑来了行李担,八戒牵来了白龙马,唐僧对碾子说:“施主,请留步,我们走了。”他们迈开大步向西走去。
路上唐僧感慨地说:“现在过事的人真多呀!”
八戒应和着说:“可不是吗?人们动不动就过事摆桌待客,简直成灾了。”
悟空总结说:“人们不堪进礼的重负就自编了一个顺口溜,它是这样说的:接到请柬手哆嗦,进礼又得一百多。昨日张家孩满月,今天李家把婚结,后天赵家埋老爹。刘母要庆八十寿,随后王母三年过。朋友买房搬新家,自家侄女要出格。这些都要去祝贺,每年出礼一万多。不堪重负生烦恼,世风如此无奈何!”
沙僧赞同地说:“这段顺口溜真说出了人们的心声啊!”
唐僧却信心十足地说:“现在人们正在觉悟,有些村已经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掌管着人们过事,相信这种歪风不会横行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