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唐僧过阳关 >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2/2)

目录

老头听后惊奇地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就是去西天取经鼎鼎大名的唐僧一行了。”

唐僧微笑着点点头:“正是在下。明天,我们也借机给老太太祝祝寿。”

老头感动地笑嘻嘻说:“真是太好了。你们的到来会给明天的寿宴增色不少呢!”接着他夸赞道:他侄儿乐善好施,为人厚道、豪爽喜欢广交朋友,对上门的过往行人是热情款待。

说着说着它们来到了一个高大的砖门楼前,老头慌忙介绍道:“这儿就是程敏家,咱们进去吧。”

程敏正坐在一张桌子旁与几个人闲聊着。老头径直走到程敏面前大声介绍说:“侄儿,这就是传说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一行,他们路过咱村是前来化斋的,也顺便给你娘祝祝寿,我就把他们带过来了。”所有院里的人用惊奇的目光望望唐僧他们,又看着程敏。

程敏赶忙站起身热情地迎上去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接着他寒暄道:“长老们不远万里光临寒舍,前来给俺娘祝寿,是鄙人家蓬荜生辉,无上荣光。欢迎,欢迎。”

唐僧深施一礼说:“施主,我们给你娘祝祝寿,祝她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同时顺便化点斋饭。”

程敏痛快地说:“我代表我娘谢谢你们。现在正是吃饭时候,碰巧晚饭也快做成了,你们先坐下歇一会。”

唐僧趁机请求道:“施主,如果方便今晚我们也想在你处歇息。”

程敏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今晚你们就住我家。”

唐僧谦虚地说:“那就多谢了。”

程敏客气道:“别见外,来这边坐。”说着把唐僧他们让到了遮阳伞下的一张圆桌旁坐下。

这时,一乡邻端着一盘玉溪散烟走到唐僧他们面前,给每人让了一支,然后把盘子放在了桌子上。

早有人接过了八戒手中的白龙马,沙和尚的行李担安置去了。待唐僧他们坐下后,程敏转脸望着院里的临时厨房高声问:“师傅们,饭成不成?”

厨房里的人应着:“成了。”

于是程敏吩咐道:“给圣僧们舀饭。”

程敏,细高个,穿一件黑色皮上衣。五十二岁,皮肤微黑,国字脸,浓眉下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他干村长已八年了,但为人十分低调。乡邻们这家过罢事那家过,他都要前去100元、100元的进礼,并且还是挂名的总管。再加上亲戚朋友过事有时还得进200元,一年出礼就得花去将近万元。这笔巨大的支出,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些过事的人都收了不少礼,令程敏妻子眼热。于是,妻子也想过过事收点礼可孩子结婚早,闺女也出门了,孙子孙女满月早过了,实在无事可过。娘的80岁生日快要到了,她灵机一动便对程敏说:“要不,咱给娘过过80大寿,借机咱也收收礼,还可以在众人面前显显咱们的孝心。”

起初程敏听后眼睛一瞪:“不行。要过,还是小过,咱不能学乡邻们动不动就摆桌待客大过。到时候,蒸几篦子肉,做一锅杂烩菜,再弄几个凉菜和几瓶酒让来的亲朋好友吃吃喝喝就行了。简简单单的,有什么不好,干么要搞得恁复杂呢?如果要大过,我就有可能背上借机敛财的恶名,让乡亲们戳脊梁骨,再说了我也不想受那麻烦。”

妻子一听便苦口婆心地劝说起来:“前几天,咱村副村长家母牛生了一个小牛犊,满月时,他不也是以‘牛犊宴’的名义待了48桌客,礼钱收了4.7万元,抛弃1.5万元桌钱,净落了3.2万元。再说了,孩子考上初中、高中、大学了,家人举办升学宴,这也勉强说得过去。前一段时间,一组组长为孩子举办了升学宴。宴会这天乡邻们都前去进礼祝贺,结果组长家收了一笔不菲的贺礼。当赴宴的人们疑惑不解接连询问组长孩子考上啥学时,组长却笑而不答。这时族里的一个嫂子快声快语地高声问道:‘大兄弟,你儿子高中毕业几年了,你给大家说说他考上啥学了?’被逼无奈组长吱吱唔唔地说:‘孩子考上驾校了。’一村民说的更明确:‘原来是考驾驶证的。’众人哗然。人家副村长给小牛犊过满月和组长孩子进入驾校都摆桌待客,他们就不怕背上巧立名目借机敛财的恶名,咱家给老娘过八十大寿是名正言顺,咱怕啥?

程敏犹豫着:“可咱村还没有给老人过八十大寿的先例,我们干嘛要大过呢?”

妻子望着程敏先肯定后否定地说:“你说的没错,咱村的人都没活到八十,咋过大寿呢?”接着她理直气壮地作起了比较:“各地都有给老人过八十大寿的风俗。前不久,邻村就有给老人过八十大寿的,待了几十桌客,还唱了一台戏,事过的可排场了。前有车,后有辙。咱过大寿,也不算狂外,乡邻们也说不住咱啥。眼下过事成风,寻常百姓还动不动过事待客呢,你一村之长就不能给老人做寿待客了?况且一年出礼都得花成千上万的,咱也借机收收进出去的礼,你就不要嫌麻烦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