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2)
但是他现在见不语沉默了,又觉得自己问的问题是不是太过分了,又道:“你……不想说也没关系的,是我问的不应该。”
不语一哂:“没什么不能讲的,只是,实在没什么意思,怕你听了无聊。”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不语就好好的跟他讲了自己过去的经历。
不语的原名据他说已经是忘记了,他只记得自己一直是孤身一人,当时村子里干旱成灾,朝廷上的赈灾银两却一直发不下来,他亲眼看见邻居家的两家人易子而食。
这样残忍的画面深深地刺激了他,当天夜里,他便逃离了这个必死之地,跑到山上当了强盗,专门拦路抢劫。
世道不好,所有人都穷得叮当响,半个月过去,他也没抢到几个钱,直到有一天,他拦住了一个老和尚。
那老和尚听完他粗声粗气的威胁,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只烧饼,交给了他,转头双手合十,道了句“阿弥陀佛”。
不语已经几天没吃过正经面食了,倒也没嫌弃这个烧饼,挥挥手让他过去了。
结果第二天,这个和尚又来了。
不语当然又截住了他,这次他带来半碗饭,不语眼睛都要放光了,立刻就端着碗蹲下吃了起来,那老和尚就在一边看着他,又道了句“阿弥陀佛”。
接下来的几天里都是如此,老和尚不断地给他带吃的东西,又每次都守在一边念清心咒。
终于,在第十天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问老和尚,到底是想做什么。
老和尚一脸诚恳:“我欲渡你。”
不语笑了:“我是个强盗,渡我?老和尚,你还是回去好好吃斋念佛吧,别老是想这些有的没的了!”
“施主并非大恶之人,苦海无涯,何不回头是岸?”
不语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道:“我见过荒年里人们易子而食,我见过贪官污吏不顾百姓生死,克扣赈灾银两。世间皆是苦海,何处为岸?”
“心中的一方净土,是为己岸。以一己之力,普度众生,是为苦海中的岸。”
那日过后,山上少了一个强盗,山脚下的寺庙中,多了一个法号不语的大和尚。
不语虽然剃了度,却不愿意戒酒,老和尚也随他去了,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嘛。
不语说,在寺庙中的短短两年,是他此生最幸福的时光。老和尚天天就是念经给他听,他虽然不跟着念,却也还是给听下来了。
然后就是外出化缘。因为他长得太凶,一般人家都不敢给他开门,老和尚就把他推到自己身后,
化来的饭食再分给他。
可是,他却从来没有让不语自己待在庙里过。他说,只有多看世间万物,才能真正懂得何为岸。
然而好景不长,老和尚被牵扯到一起江湖恩怨之中去,丢了性命。
这事说来也是冤枉得很,明明是两家人起了冲突,就到山上来请老和尚从中做个评断。老和尚原本不愿意掺和这种江湖中事,两家再三保证,只是做个评断,事过之后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牵扯到他,他这才答应了。
然而结果出来了,输得一家人却是心中不服,回家后雇凶暗杀了老和尚。
不语抱着老和尚被血浸透的身体枯坐了一夜,转头下山去找胜利的一方,想请他们帮忙出面讨个说法,结果却被他们给赶了出来,还被讽刺是没本事,连个老和尚都看不住。
被奚落了一番的不语沉默着走回了庙里,不多时又提着一柄禅杖下了山。
再回来时,他已全身染血,宛如从地狱中归来的恶鬼。
然而,他手中的禅杖却是干干净净的,仿佛来自西方极乐世界的救赎。
那一天,江湖中少了两个家族,魔宫中多了一个叫不语的疯和尚。
楚燕归听完这一切,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不语倒是一脸的轻松,说:“没什么,小家伙,用不着这样。”
“我不敢想,你为什么还能活下来……若是我遭遇同样的境地,只怕早就崩溃了。”
不语笑了笑:“人生在世,总要有所依托。我的依托,便是师父,而你自然也有你的依托。有朝一日,依托不在了,难不成就活不下去了吗?”
楚燕归嘴唇动了下,半晌后才回答:“不只是这样的……我曾以为,他是这世上最为真心待我的人,可是他却把我害到这个地步……”
“燕归,你当学会为自己而活。”
“当没有人能阻挡你,没有人能左右你的任何情绪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强大。”
楚燕归低下了头,不语冷不丁地冲扔过来一本书。
“这是那天姓殷的家伙从你手里弄出来的,应该是你从那儿拿出来的,看看吧,对你应该有用。”
楚燕归这还是第一次正正经经地看这本书。
书的封面上两个大字——观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