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2)
接下来的一周,第二天周日的票房回落一点,但是仍然破亿,到了周一开始回落,一直到周三,票房又开始缓慢回升,与此同时网上出现了一批被片花吸引的路人粉观影,除此之外,票房贡献力度最大的是原著粉,大IP的号召力无疑是巨大的。
微博上弄了个投票,55%的原著粉在观影之后表示“电影非常好看,超出预期”,40%的原著粉表示“没有失望,值回票价”,仅仅只有5%的原著粉表示“大失所望”。
还有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个观影理由,居然是沈易和秋月白的CP,还有沈易和宋玉的CP先后上了微博热搜,玩坏了官微的一系列片花,还有贴吧上CP粉写的热文,为电影江湖贡献了一波热度和票房。
与此同时,《江湖》网上的评分从一开始的7分上升到8.5分,李廷轩更是因为颇具风格的拍摄手法一战成名,吸了好一波技术粉,神通广大的网友挖出了他在美帝拍的《杰克的秘密》,一时间在网上引起轰动,《杰克的秘密》是彻头彻尾的文艺片,网上原本对武侠不感冒,无视好评如潮的文艺青年们都很好奇,能拍出《杰克的秘密》的文艺片导演,他执导的武侠片,又是怎样的?
当好奇心驱使他们走进电影院之后,发现《江湖》与所想象中的武侠片不同,既非写意,也不是冷暴力美学,如果用人的性格气质来比喻,可以说是温润中透着洒脱,汹涌中透着沉静,因为这类人的口耳相传,热门文章一篇接着一篇,让《江湖》评分再次上浮到9.1分。
好口碑带来的是高票房,《江湖》上映半个月,票房累计达到12.8亿,赶超好莱坞系列片连续一周单日票房第一,同时段电影总票房第一,此外,还有海外票房加起来达4500万美金,折合成人民币记3.1个亿。
不少网友表示,当初辞演男二号的陆丞此刻已哭晕在厕所。
还有网友把陆丞和沈彦戏里戏外做了一番比较,发现两人都属于有着扎实演技的演员,所不同的是陆丞的起点很高,挑剧本也很严苛,接的戏比较少,但质量口碑都不错,而沈彦,网友翻出他早年拍的电视剧,各种角色,纨绔,书生,摇滚少年,小偷,太监,恶棍,土匪,瘸腿的,瞎眼的……他都演过,演技从不堪入目到如今《江湖》里的表现,被拿来和一直演技在线的人气男星陆丞相提并论,过程可谓是跋山涉水。
《江湖》还没下线,沈彦就涨了一波演技粉,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波黑粉。
【据说《清如传》的片方刚开始定的男主也不是他,《江湖》更是因为陆丞辞演,直接晋级男二,妥妥的捡漏王啊。】
【捡漏也要有这个本事,厚积薄发才能抓住机会,与其说捡漏,不如说是励志吧。】
【楼上,本事是本事,但是是哪种本事还不一定呢。】
【有些人总能为别人的成功找借口,阴阳怪气的。】
【世界上总有些脑残粉,还以为自己多聪明,沈彦一看就是小白脸,也配和陆丞相提并论,有病吧。】
也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展的,总之最后不知不觉就演变成了陆丞和沈彦粉丝的微博骂战。
陆丞是当红的一线男星,虽然比不上李之然的超高人气,但他的粉丝数量也是相当庞大,撕一个沈彦绰绰有余,而且陆丞为人低调,演技又受认可,口碑向来不错,有相当多的路人粉。
沈彦和陆丞的起点不同,咖位不同,但不可否认,沈彦和陆丞两人的路线很相近,路人粉对二人来说都挺重要的,沈彦现在就像赵寻说的,刚刚起死回生,如果因为负面影响而丧失路人缘,无疑是场损失,而且今后即便付出更多,也不一定能够挽回。
这还是基于双方粉丝止于骂战,不继续发酵的情况之下。
沈彦没有稳定的观众缘和粉丝基础,这是最危险的,因为一旦有什么负面新闻,很容易被碾压,真真假假的,足够把观众缘败得一点都不剩。
夜里两点半,沈彦收工回公寓,路上小柯从后视镜见他一直在看手机,便说:“沈哥,别看了,赵哥说他已经在处理了。”
沈彦闻言,并没有停止刷手机的动作,他慢慢说:“颜辰也是这样被网友唾骂的。”
小柯没说话,最近听沈彦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颜辰。
赵寻因为手上带的艺人多,腾出手来公关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还要先和星光那边打招呼,确定不是他们弄的营销方案之后,才开始积极应对。
原本只是两个演员之间的比较,这很正常,但是有部分网友恶语中伤陆丞,激起他粉丝的愤怒之情,这才使得骂战愈演愈烈,其中很有可能是有人带节奏,赵寻细细思索起来。
要么是陆丞和沈彦的竞争对手,当然,对方最有可能打击的是沈彦,如果能连带陆丞,那再好不过。还有一个可能。
眼下《江湖》正在热映,如果作为主创的沈彦在这个时候声誉受损,电影接下来的票房势必会受到波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