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不召骄(2/2)
王荣国喝了口牛奶,扯开话题道:“我那弟弟呢?”
姜景东咀嚼蒸饺的动作慢了下来没有说话,王梅花比老伴牙口要好一些,就没跟应晴一起吃蒸饺,而是吃得香煎韭菜盒子,完了她还要蘸家了蒜泥的酸辣汁,这才觉得开胃。
姜景东知道她这个习惯,但人老有些东西不得不改,他沉默地把自己调出来的调料汁碟子往旁边一放,“清淡点。”
王梅花一把将筷子放下,“不吃了。”
姜景东不惯着她,这都惯了多少年了,等自己先死了,哪还有人会惯着她。
王梅花开始抹眼泪,“老的小的都这样,小的出去一年多了都不回来,老的还不让我吃东西——”
王贵召一惊,没想到他姑奶这么大岁数了还会这么玩呢?这是闹脾气呢还是撒娇呢?
姜景东也把筷子一放,“别跟我提他。”
老人家既然这么说了,王贵召和应晴就权当是父子之间闹别扭了,只不过王荣国拧了拧眉,对这件事有些上心。
他舔掉了嘴圈的奶胡子,沉着脸问道:“是不是他又跑出去了?”
王梅花擦掉眼角不存在的眼泪,叹了一口气,跟着姜景东一起沉默。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尴尬起来。
过了良久,面色严肃的姜景东才开始讲起了他儿子的故事。
王贵召竖起耳朵听着,吃掉了小半盘饺子。
原来他姑奶姑爷的儿子不是亲生的,是他们在八六年的时候收养的一个孩子,比起王荣国来讲还要小了四五岁,今年周岁二十四。
姜景东六零年的时候和王梅花结婚的,那时候他已经四十岁了,在那个年代属于晚婚。但没什么人因为这个而议论姜景东,反而是纷纷在议论他生不了孩子的问题。
两个人很快有了第一个孩子,谣言不攻而破,但因为一次意外,这个孩子很快就去世了。
姜景东闷闷地吃了口碗里的鸡蛋碎,“七七年的时候我们把你接过来了。”
王荣国“嗯”了一声,中间的十多年时间他姑姑又怀了一个孩子,但流产了。
王梅花听不下去了,她打断了老伴,“饭都凉了,我去给你们热热。”
之后的事情其实不用说王贵召多少也能猜出来,既然他爸从小是在姑姑姑父身边养大的,那按照他爸的性格,可能后来不愿意再给两位长辈添麻烦,于是就再没怎么去过申城,或者是从申城又搬回了关东。
后来初中没上完,王荣国在家待了几年后又只身一人去了申城滩闯荡。
姜景东说这些的时候语气很慢,明明王荣国问的是他那位弟弟的事情,可姜景东却把陈年往事细细说了出来。可能是憋在心里太久,无人诉说。
姜景东换了话题,抬头看了眼周围的装饰,对着王荣国说:“小二,你还记不记得你给我们送过一个衣柜?”
王荣国心里烦闷,也不言语,只是点头。
姜景东伸手指了指天花板说道:“你呀也不会买,之前我们那个家哪儿有那么大的地儿放,还是搬进了这里才有地方放的。还搁在我们卧室呢,你姑姑挺喜欢的,十几年了还跟新的一样,比她的梳妆台还宝贵。”
王荣国听着姑父的话,觉得这一切似乎有些不真实了,他刚来申城的时候攒了很久的工钱才买了一个姑姑一直都很想要的衣柜。日本产的,够大,做工精美,那家店离姑姑家不远,但离他工作的地方就很远了。
王荣国觉得这没什么,自己就算是送再多的东西也不够报答养育之恩。
后来他那弟弟,原先跟着生父姓周,后来改了姓,叫做姜仲。自从有了这个弟弟,王荣国意识到问题了,他不能再这么霸占着姑姑姑父,他们得过自己的生活。
姜景东半晌才说:“我们结婚后你姑姑来这里当佣人,后来这家人死的死散的散,老屋主就把房子留给了你姑姑。”
王荣国点点头,他记得这家,差不多也猜到了,只是这种事情对于屋主来说太过于不幸,又对姑姑姑父家来说太幸运了。王荣国想了想,他老婆还中过奖呢,可能是运气吧。
应晴把手放在嘴巴上,掩饰住了自己的惊讶。
姜景东絮絮叨叨的讲完后身体重心往前了一点,他直视力着这个侄子问道:“我给你写信,你怎么不回?”
王荣国沉默了下去,他当初想了很多,一是像让姑姑姑父家好好生活,别再管他这个拖油瓶了。二是想证明自己不是拖油瓶,他有能力养活自己,也有能力孝敬他们二老,但这么久了他一直都没有做到。
姜景东跟着王荣国一起沉默着,应晴却因为这句话有些脸红,她理解她老公,但今天突然拜访的目的的确是不纯。
王梅花端着热好的韭菜盒子从楼上下来,她把盘子往桌子上一放,“吃吧,小时候你就放量大,把这点都给吃了。”
王贵召没想到这一次能知道他爸这么多的往事,他小心地观察了一下他爸的反应,果然鼻头有些红了。
王荣国夹起一个韭菜盒子,放在嘴里慢慢地吃着,等他终于咽下后却不再吃第二口了。王荣国把筷子往小碗里一放,看着姑父姑母的眼睛沉声道:“我这次来,是想跟你们借点钱。”
这话说出口,几个人都沉默了下来。王荣国心情沉重,有些为难,也有些后悔,复杂地似乎让他发现自己在姑姑姑父面前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片刻后,姜景东在心里叹了口气,他看了王梅花一眼,王梅花也回视着他,两个人的目光在空中一接触,彼此都明白对方在想些什么。姜景东默默地起身,拄着拐杖想要上楼。
见到姑父要走,王荣国立刻开口:“我……”话没说下去。
姜景东有些走神,像是没有听见王荣国的话。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眼镜,转过身说道:“小二,姜仲他是我们的孩子,你也是我的孩子。深了浅了都不行,更何况,你比他能耐,比他会做人。”
王荣国没吭声。
姜景东继续说道:“我跟你姑姑都知道你从小就心气大,也懂事。我们俩把姜仲带回来的时候,你就说要走,你姑姑还以为你是吃醋闹脾气,怕我们有了这个孩子以后就忽视了你。可我心里清楚,你是怕我们为难,也想让我们过得好一点。这一点你好,也不好。”
王荣国沉默者没有说话,嘴唇紧紧地闭在一起。
“你那么小就出去工作了,挣钱后就开始给我们送东西,每个月不是水果就是蔬菜,要么就是给你弟弟带点书本让他学习。可这孩子不是个学习的料子,这点你也清楚。你去北方后,他高中没上完就要辍学,闹着非要去当电影明星,我跟你姑姑拗不过他也是真的没办法。家里的钱差不多都花在他身上了,可他文不成武不就的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好在后来有了这个房子,可有了房子也不代表我们有钱了,你说是不是?姜仲比你小,有时候我和你姑姑也在想,要是他能有你一半的懂事和能耐就好了,哪怕是真的有那么一点,我跟你姑姑也能把房子卖了让他去拍电影。”
姜景东说了很多,王贵召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个什么,只能继续往下听。
姜景东可能是年纪大了,他说话没有年轻的时候有条理了,很多时候几乎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对着这个侄子,他有很多话想说。
姜景东说:“我们就姜仲这一个孩子,虽然不是亲生的,可我们对他比亲儿子还要亲。”
说道这里,姜景东的语气慢了下来,“古人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他是没一个能做到。现在是十一月,今年年初他带着一张银行卡就跑了。昨天给我们打电话,说要回来,今早就能到,可还是没回来。”
他指了指客厅里的挂钟,声音浑厚而又无力,“十点多了吧,说是五点到站。”
姜景东说了太多的话,不由得停下来喘了口气,老年人睡眠时间短,但今天还是起得太早了,让他有些疲累。
这边说着话,王梅花从楼梯上慢悠悠地下来,手里还捏着一个东西。
等坐下来后,王梅花看了一眼老伴,她把东西往桌子上一放,摊开道:“这些都是你给我们的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