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夜不归宿(1/2)
第561章 夜不归宿
月上树梢了。
有温馨的光洒在大地上。
这个惊蛰的深夜并不寒冷,空气之中弥漫着春暖的气息。
这在多为酷寒天气的北方土地上,其实是不多见的。这也导致了这里的树木特别珍惜天暖的时节,像柳树呀,槐树呀,一开始抽芽,每天就迫不及待的生长,长得比谁都快,不像南方的草木那么从容闲适——冬天的凋零把它们搞怕了。一直这么长,长的够大了,就往肥里长,长得碧绿肥厚。
同样的,北方的儿也是这个德性,一到了发情的春天,就长得格外肥厚,跟后世那个洋妞金卡戴珊的屁股有的一拼,尤其是那些鲜红肥美的瓣,总是让人感到脸红和寂寞。
北大的夜晚并不寂寞。
在那一幢幢苏联风格的教学楼里,依然灯火通明,时有朗诵声传来,人影幢幢,这座思想殿堂的学风之盛,可见一斑。
未名湖畔却是静悄悄的,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满载了灿烂星光,偶尔有背着书包的女大学生走过,惊起夜鸟掠岸飞翔,还有三两对抱头乱啃的情侣。
张云起抱着自己的媳妇,不过他没有乱啃,相比于这些开不起房到处打野战的穷大学生,他自然更加喜欢凯宾斯基酒店里的大浴缸和意大利芙蕾特大床垫,那才是人间至美的享受:“我媳妇都已经这么说了,肯定照办,回头我好好构思一下再写,可能要一点时间。”
初见笑,轻轻地“嗯”了一声。
张云起说道:“对了,你那本《红女孩》写了多少了”
初见说:“按照我的想法和目前的创作进度,大概接近三分之二了。”
张云起还是挺关心这事的,毕竟这是初见的个人爱好和理想,人活一世,不就为了这么点儿玩意嘛:“你在学校里这么忙,学业那么重,又是一大堆课外实践活动,还有时间写书吗”
初见脑袋枕在张云起怀里,清澈的小脸挂着温暖的笑:“写书应该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不能以时间来衡量的。有了好想法我就多写一点,没有好想法的时候,就去多体验生活寻找想法,总之慢慢来就好。”
张云起觉得也有点儿道理,看来前世起点的有些网络作家更新慢,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是一本破小说断断续续写五六年还没完本,比拉一泡便秘的屎还难憋出来的二货作者,就该挨喷!
他说道:“想好了怎么出版么”
初见说:“你忙,不要担心这个,到时候我自己一家一家出版社投稿就好了。”
张云起听到这话就不好说啥了。
他知道1996年的出版社虽然已经逐步市场化,但依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和审批制度的影响,书号管理相当严格,都是有固定配额的,像初见这种毫无关系的新人,除非真的有出众的创作才华,否则耗费心血写一本书,按照正常流程想要出版,必然难如登天,98%的都是石沉大海。
其实按照他的想法,等初见把小说写出来,找个大作家引荐出版社,出版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嘛回头再请一批大作家搞三五天的文学研讨会,天天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红包打足,写几个序,评几个奖,多多宣传一下,不说能让初见出多大的名吧,至少能让这条十分坎坷的路变成坦途。而如果初见真的具备惊才绝艳的创作天赋,那他的这些帮助也能够让初见更快更早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然,这事儿他可不打算和初见说,至于要不要这么干,回头再看吧。
这个傻姑娘向来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