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独向南池看白鸥(下)(1/2)
"董施主果真好气色!"
闻得故人声音,董文炳和蔼亲切道:"什么好气色,不过还活着罢了!你已是出家之人,同你抱怨,我又算什么呢。----更新快,无防盗上----*--说吧,怎么想起来找我了?"
和尚也不避讳,径直道:"子聪将去云中,此番回乡拜别父母兄弟,也顺道来藁城拜访故人。当初你我二人一在藁城一在邢州,虽相隔几百里,却也书信往来,对我多有指点,即便上山,也不能忘记这个缘分。"
"你这个家出的,很有人情味嘛!"董文炳笑道,"起码没有六亲不认。"
"子聪原本就非为出家而出家。"
"你能为意气辞去饭碗,我可舍不下妻儿老母。我,还是老样子,整天为公事伤神。"董文炳早已变成了苦笑,人一哀愁起来,都要老了几分似的。
"府衙布置一新,上边又有人要来了吧?还是老样子,用百姓的血汗铺张浪费。"和尚冷笑。
"这些年灾荒连绵不断,借了好多羊羔儿利,近年刚有好转,正准备陆陆续续还了银子,也图个安生日子,别老欠着银子过活。可怕什么来什么,老天就是不让你安宁。这不,上边各种差事都急着用钱,接待要花费,走了还得送孝敬。不送成嘛?倒时回了上边参咱们一本,全都白忙活!"董文炳道出自己的苦衷。
子聪和尚道:"女真人不是好东西,但蒙古人还不如女真人,我走的时候这样说,现在也还是这样说。www.dizhu.org"
"你张口国家大事,闭口百姓民生,这哪是修禅的人。我看你将我们都给骗了!哪里是陶渊明陶冶心性,倒是要走终南捷径了!现在可不是那样沽名钓誉的世道,也没有那样求贤若渴的官场了。"知州适时候道,"还俗吧!不是有言,大隐隐于市么!深山小庙,你这尊菩萨,怕待的不是地方。"
"还俗?我难道忘记当初是怎么入山的了?与其瞧着百姓受苦,抱负不申,还莫如入了佛门,面对青灯古壁,看不见听不见,反倒好受一些!"子聪更进一步道,"再者,就这世道,要有希望一展抱负,哪来一个接一个辞官不做?!就拿现在传的沸沸扬扬,拍手称快的科举来说,你道真是选拔人才?依我看,不过装点门面,充一个重才兴文治罢了!天下士子由奴隶释为平民,看着是从狗成了人。也同我当初一样,为官府做做抄写笔录,养家糊口。可是这替人说话,不由心声,多少背离民意的告示公文出自自己笔下,难道就不恶心,就不愤恨吗?能为了这五斗米,做出违背良心的事?!到头来是什么?不还是狗吗?从被人折磨到狗仗人势!饭是吃饱了,腰杆试直了,但是问心无愧了?狗仗人势,何以为庆?当以为耻!"
和尚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语,惊得董文炳愣了半晌,他缓过来道:"你比四年前更为狂妄了,这些话说了是要杀头的!"
"不敢直面这个世道的人,也注定扫不清这世道。"和尚直言道,"我身虽在山中,我心无时不在山下。"
"你这小师父,真有意思,还是第一次见。"
一个厚亮的男声,引得和尚转身,官员挑眉。
"你是何人,藁城县衙你怎么不通报就进来了?!"董文炳对不请自来的人,素来反感。
中年人布衣斗笠,随意捡了个位子坐下,大大方方道:"府衙忙里忙外迎的不就是是和林派来的选试官员么,而我,就是你们等的这个人!你既迎我,还需通报?呵呵。"
"你——"董文炳颇为怀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