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寻* > 02章 新皇登基

02章 新皇登基(2/2)

目录

约莫又过了一个时辰,殿外响起了脚步声。

大公公捧着明黄的圣旨,走的极快,不一会儿便到了殿内。

皇后在婢子的搀扶下,从内殿出来,支了软榻,从容地坐下。

所有臣妇姑娘们都跪在地上,唯独皇后羸弱地躺在一旁的榻上。

大公公没说什么,展开圣旨,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夫运帷帷,造化使之,凡帝王者自有天命。朕之子孙十有余人,虽年愈寿终,愉悦至矣。皇九子人品贵重,深躬朕亲,必能继成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遵舆制,持服三年,以三日代之,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其母姬氏,贤敏淑德,秀外慧中,母仪天下,尊太后。吾儿尚幼,望其母悉以教之,尽贤能之才,终盛世之世。朕即享寿考,使天下之人持服三载,然三年之久,足使礼崩乐坏,遂以三十日代三载,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大公公宣完诏书,满殿寂静,没人敢抬头,大气都不敢出,唯有皇后的抽泣声。不,等到三日后九皇子继位,便是姬太后了。

“皇后陛下,请您接旨吧。朝中不可一日无君,九皇子尚且年幼,还要皇后陛下主持大局。”

大公公躬身将遗诏捧至面前,虽对遗诏内容很是不解,却未耽误半分。

皇后在婢子的搀扶下站起来,颤巍巍接过遗诏,眼圈还犹泛红。她镇定片刻,恢复雍容的姿态。

“今日有劳各位夫人进宫陪我,宫中逢此大变,新帝尚幼,我为其母,岂能颓废。多谢诸位劝解。”

“李安,请各位大臣进议事厅。”

她凤眼微眯,使婢子扶她去更衣。

大公公李安闻言,便退出去传令各位臣子。

其余在场的各位夫人姑娘,则识相的纷纷告辞离开。

寻香与母亲匆忙进了宫,拜了皇后,又匆忙离开。回到府上便令管家打点好门户礼节,挂上素缟布帛,全府上下纷纷穿上素服。

皇后召集了朝中有权望的文臣武将,商讨国殇大事。

祠祭清吏司将登遐之事记录在册,典丧官引领百官素服,皇室哭踊沐浴如礼。下竹使符告郡王,皆伏哭尽哀。

三日后,九皇子即天子位于柩前,自此,大昭国境,新皇临位。

然而新帝实在年幼,年尚七岁,不得已,由姬太后垂帘辅政。

根据典籍舆制,新帝登位,朝中文武大臣便要换一批人,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然而先帝遗诏中并未提及此时,又有皇帝年幼,决断不得,知时懂理的老臣纷纷提出辞退之心。

“先帝驭天,新皇继位,按宗制舆法,我等老臣自当辞退,引新人入朝。”

七岁的小皇帝坐在皇位上打盹,对殿中的事一概不知。姬太后一身凤衣,端坐在垂帘后,形容姿态比几日前好了许多。

新皇登基,第一次上朝,听到老臣们纷纷引咎辞退,姬太后大惊失色,从凤椅上站起来。朱甲丹蔻双手交握腹前,隔着垂帘望着朝堂上。

“诸位爱卿这是何话?朝中经此大变,新帝尚幼,正是用人之际。诸位都是朝中的元老,先帝在时便敬重有加。如今,先帝仙逝,新帝还要仰仗诸位。”

“这……”老臣犯了难,宗制所依,朝臣更替是自古的礼制。

“新帝年幼,我等自是选贤举能,广荐贤才。太后不必担心。”

“广纳贤才虽是大事,却非一日之功。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不可一日无臣。”

姬太后向前走了两步,丹甲触碰到珠帘,撞出清脆的声音。她的话语也如这声音一般,清脆果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