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四 佛系青年(2/2)
算了,姚俨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内心,就算是为自己在家乡开农家乐找一个模板吧,毕竟古代生活更贴近于自然,自己这边也可以仿照古代建筑对自己的小镇进行一个改造,再说自己在那边也还没有开窍,要是运气好点开了窍也不是不能尝试着带点东西回来,说不准自己也可能走上人生巅峰呐?
姚俨不要求富甲一方,起码种种菜供应一下自己这边的农家乐的食堂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起码省了一大笔菜钱呢,姚远在心里默默的安慰自己,起码自己的菜是天然无公害的,个鬼啊!别人的主角都是怎么样的?自己的主角路怎么就这么难呢?
姚俨默了一默洗了把脸准备自己开个火,别看小看这样,姚俨可是考到了高级厨师证的人,但是回家开农家乐,确实没指望着自己的厨艺赚钱,天下好厨子多了去了又不差自己这一个手艺,更何况,连师父都说自己匠气有余而灵气不足,还需磨炼,就不砸师傅的招牌了。
既来之,则安之。早些年的经历让孙木林对于这句话理解得深为透彻,不给自己自寻烦恼,车到山前必有路,是一个妥妥的佛系少年。洗了一把脸,把宿醉沾上酒气的衣服泡在了盆里,冲了个澡,换上新的衣服匆匆赶到了姑姑家。
徐芳琳看侄子过来了,忙引到他到桌前:“刚起吧?我就知道你还没吃,快坐下吃点,你姑父和林林都吃了去鱼塘了,这是给你留的饭。”
姚俨也不和自己人客气,浅浅的吸溜了口白米粥,熬出带着米油的汤汁顺着舌头滑到了喉咙,温暖了被酒折腾了一宿的胃,觉得整个人都满足了。姚俨又拿起表皮偏黄一点的包子咬了一口,自家磨的面粉,猪肉大葱馅儿的包子,勾起来一天的食欲,一口咬下去,油汪汪的汤汁在里面晃悠,让姚俨不禁对着包子口吸了一口,滑而不腻,真真是美味可口。
见侄子吃的头也不抬,徐林芳坐在边上笑眯眯的看着他,时不时催他喝口粥:“怎么样?好吃吧?”
姚俨进击下一个包子,抽空回到:“种的菜不打农药,不上化肥,全靠早些年烧的火粪吃起来的味儿就是比城里的,正还有这个猪肉,绝了!”
徐林芳笑眯眯地说道:“是二龙家自己养的。你可不知道二龙家媳妇儿怀上了害喜的厉害,就爱吃这一口肉,但是市场上的肉在送检了一回又一回,不是这出问题就是那出问题,媳妇儿饿的瘦了一大圈,挺着这个高高的肚子可怜见得。她婆婆和丈母娘在家里急得团团转,最后还是二龙家老爷子出面去山里大价钱收了人家两头自家养的猪,一头杀了给儿媳妇吃,另一头靠着自家打下来的粮食和种的菜精精心心的喂了小半年,还没有到正儿八经要出栏的时候就准备宰了,说是过满月的时候让亲戚们都吃点。我这是厚着脸皮从人家媳妇嘴里讨到一口吃食,就是为了你这个兔崽子回来的时候吃,我可知道你打小这嘴可就是挑的很,虽然不挑食,但是也是硬着皮头往里塞,一张嘴呀,简直是半点不饶人,幸亏你自己干了厨子,要不然我都考虑你后半生就要被饿死了!”
“我这不就是在大城市快被饿死了才回来了吗?”姚俨半真半假的说道,自己这个嘴刁确实是真事,而且因为这个还被外派了好几个月做采购,因为收到的食材品质档次高,自己一个厨子硬生生的事跑成了采购人员。
徐林芳斟酌着进入了正题:“你回来的时候和我打过电话,说是要在家休息一段时间。我知道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你休息休息,我也很赞成。但是你现在说的话可不是这个意思呀,难不成真的像有人说的你是拿着在外面挣回来的钱,准备在家种地?”
这村里的消息还挺灵通!姚俨摇摇头:“按理说种地只是我这个规划里的一部分,我是要把我家开成一个农家乐!”
徐林芳眉头皱起:“干爸当时好不容易把你供成大学生,就是为了你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吃苦受罪,以为你能在大城市谋一个落脚之地,将来在外面买个房子安了家,我也就足以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了。可你倒好,别人眼巴巴的去大城市发展,你到要回来种地。虽然说现在国家支持农业发展,而且我一天看电视上人家靠养猪种菜致了富的不是没有,但是人家好歹父母支持,家里也有积蓄,你呢,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太苦了孩子!”
姚俨看着姑姑说着眼眶微红的样子,三两口把粥扒拉完,正了正神色:“我对于咱们镇的发展有信心,而且这两年咱们省里大方向提倡发展旅游业,出台了扶持旅游业和农业这方面的优惠的政策,我们家这么大的地方,地皮是不愁的,有老爷子和我爸妈留下的田地,而且村里很多人都外出打工,剩下了许多荒废的良田,我这个自小在村里生长的看着都心疼,更不用提村里的一些老人了,而且我在外面认识了很多人,我种的菜也是有销路,只要种出来就有人拿,到时候钱就回本了。我只不过撒种子浇水的事儿,哪有那么辛苦?”
徐林芳听着他这么说,也知道他是下定了决心。叹了一口气,姚俨从小就拗,明明高考的时候考了很好的成绩能够上更好的大学,更好的专业,但是为了姚爷爷能够让他学一门手艺的遗愿,结合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硬生生的是选了厨师这个行当。
徐林芳见状也不劝阻什么了,一个劲的让他多吃点,然后自己到了后面的卧房,从衣柜下的暗隔抽屉里拿出一个布包,拿着放到姚俨跟前:“这是老爷子托我给你留下来的东西,说是等到你22岁成人就给你,但是这么些年过去了,你也没回来过,这个事儿拖了又拖,拿快递寄过去,我也不放心,所以直到你现在24了,才把东西给了你。”
姚俨我的鼻头一酸好悬眼泪才没有掉下来,只是喃喃的回了一句:“知道了。”却在心里更记住了姑姑对自己的这份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