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帐篷屋(2/2)
围墙上,大门两边嵌门的两根树干竟有两人合抱那么粗,直径绝对超过三米。据赫烜介绍,开门时,需在墙内拉紧绕过木墙上方的绳索,将下端的门拉起来用水桶粗的树干将木门两边撑住,这是从下往上开的门。
何安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开门方式,费力不说操作也不灵活,他知道的许多古时的单开门都是由上往下开的。
不过大门一般进出时都是不用的,他们一行只需从大门旁边开的一道两米五高,大概一米五宽的小门进去就行。
踏过木墙,视线变得更加开阔。出乎意料的,眼前并不是一片平地,山势还在继续上升,不过坡度变得很缓和。往左上边去五百米左右的地方,正有一群女人在河水边洗东西,旁边有几个小孩儿在嬉戏。
山下那条横跨的河流上游原来就在这座山上,借着缓和的坡度,河流继续向斜上延伸,直到没入高大的木围墙里。
赫烜一行人进入围墙,几个小孩儿最先反应过来,哗啦叫着往这边跑来,领头的那个小孩儿跑得辫子都快飞成了直线。
“烜老大,族长,你们回来啦!”明明叫着两个人的名字,这小孩儿两眼却直勾勾的盯着赫烜看。
赫烜看着满头大汗跑到自己面前的小孩儿也露出了笑容,不知怎的手一翻,原本空空如也的手里就出现了一小把小块的鱼干。
小孩儿待赫烜刚打开手,看都没看清是什么东西就两手一扑全部抓了过去。很明显,这个动作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赫烜和周围的大人们也都熟悉小孩儿这样的动作,没有人说什么。或者说,他们也乐意通过这样的形式鼓励孩子们上进,从小培养他们的进取意识。
这要放在现代的孩子们身上,未免显得太多激进。但在这个连吃食温饱都需要全力争取的地方,却又似乎很合理。
直到东西到手小孩儿才发现这次似乎是新东西,打开看发现似乎是鱼肉。没多想,小孩儿先拿上一块咬一口,嘿,是咸的!
盐在部落多珍贵啊,他们一整头野牛才只能换到那么一小袋,每次烤肉都只少少的放那么一点,他也早就知道盐的可贵。一小块鱼肉呼噜两下就嚼完进肚了。
刚好,其它的小孩儿也赶到了,七八个孩子团团围着先到的小孩儿,一个个盯眼不眨的看着他和他手里的鱼干,不过没有人动手。
小孩儿嘴里还回味着刚吃下去的咸鱼干,真的很香啊。不过他们周围小伙伴们渴望的眼神,小孩儿还是没犹豫,“一个个来,别抢,这次可是好东西……”一边说着,一边儿熟练的分东西。分到最后一个孩子,手里的鱼干刚好剩下一块,这是才是小孩儿的额外奖。手一扬,鱼干准确叼在嘴里。
看完这一幕,何安会心的笑了。只一个人,再厉害,也永远不能走太远。只有追求进取的同时不忘团结互助,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赫风族长他们虽然看似没做什么,但小孩儿们从小就有这样的进取与共享并进的意识,他们一定下了很大功夫。
孩子们在前面带路,继续往前走不久,就到了住的地方。让何安意外的是,虽然整整齐齐的排了五排,估计总数有一百多个屋,但赫隐部落住的竟然是帐篷。想想粗壮高大你树干围墙神奇精神的面貌,再看这矮塌塌的帐篷,两张对此落差太大,何安表示有点没适应过来。
其实走进帐篷看里面的并没有何安想的那么遭,森林里空气湿润,湿气也重。赫隐部落的帐篷没有直接建在地面,而是在下面割了两层木板。最下一层贴在地上,约有巴掌厚,而上面做地板的一层比这还要厚一倍,完全不用担心才塌什么的。
除了厚度外,每块木板都很宽,这样厚的木板并不好找,所取材料的树干也得像围墙那样,得一人合抱粗才行。部落一百多个帐篷搭下来,即使不是每间都需要赫烜的帐篷这样宽的木材做地板,需要的木材还是很多。那赫隐部落当初建住地的工程也是不小了。
除了地板外,为防下雨时,雨水冲进帐篷底下,影响帐篷使用寿命,赫隐部落的人们还在每排帐篷外三步处挖了排水沟,每隔三米就搭一块石板通路,这主要是方便孩子们。因为排列对应得很整齐,整个居住地看起来还颇有些乡野村居的味道。
不过这出现在原始社会的部落里就有些超前了,特别是整个部落大体上给人整齐规整的感觉。在还为饮食温饱而努力的原始部落,已经开始注意这些了吗?这实在有些讲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