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楼×香蜜]月下逢 > 番外1

番外1(2/2)

目录

这是我第一次能这般近距离的看见圣女。这天界对待下人的规矩向来甚严,各类仙侍各司其职不得有一丝逾矩,能看到圣女的机会少之又少,第一眼看到她时我才真的感受到圣女为何被称为圣女了。

我小心扶好圣女,手中却感受不到来自圣女的任何重量,不由从心里怜惜了一下独自在外吃苦的圣女。

“你可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正当我胡思乱想之际圣女又柔声开口问话,我一眼便望进了她美丽的水眸中,那是多么漂亮的眸子阿?如天上的星星,群星闪耀,仿佛黑夜里指引的荧光,让我找到了安慰,我迟疑了一番方道:“黛玉……林宫主?”

我明明看到我说完这句话后,圣女的眸子明亮了些许:“谢谢你记得我。”

“宫主为何要谢?”我看着她,眼神的疑惑想得到解答。有那么一刹那,沐光将让她浅茶色的眸子衬得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琥珀般。

我看到宫主微愣,回眸笑意凉薄:“大家总是称我为宫主、圣女,好久没人喊我的名字了,我在想若是没人提醒的话我恐怕就会忘记自己的真实名字了罢。”

“宫主……”我在她的身后静静看着她,看着傍晚的红悄悄染上了她素白的衣袂飘飘。

圣女宫向来与天界政局隔绝,是存在于天界又独立于天界的一方净土,所以除了那些老仙侍认为圣女应该如人间大家闺秀般之外并无人约束圣女的偶尔调皮的坏主意,但可不要以为我们圣女名不副实噢!我们这些仙侍最喜欢圣女了,赏罚分明,对人宽厚,每次见到她总是美好得连时光都轻了几分,她就是有这种奇妙的魔力。

曾经应龙陛下在继位时曾许愿过只想在天界留一方净土,反而在圣女宫得以实现,倒不是说应龙陛下所掌管的天界不是净土,众所周知,应龙殿下治世以来,行事果断公正廉明,勤勉为政,英明神武,爱民如子,雄才大略,文韬武略,励精图治,这些成语尚且不足以称赞这位千古一帝,但政局之下焉有净土?

据说圣女还曾在应龙陛下寿辰时给应龙陛下题诗: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首诗惊艳四座,之后便被迅速传遍大街小巷。

圣女自人界而来,最喜欢的便是在闲暇之余溜到人间欣赏湖光山色,一解这天界一成不变的乏腻。每次圣女跑下凡时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圣女宫那些老仙侍们发现责骂圣女。

但每次看到圣女笑颜如花的拿出那人界的吃食、小玩意,我又会十分憧憬要是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同圣女一齐下界去玩就好了。

这日,我早早便听圣女说今日便是人界的七夕灯会。我不懂这七夕和灯会是什么,圣女拉着我柔声道:“在人界传说中,牛郎和织女本是一对壁人,怎奈天规不允许这人与神的恋情,所以天后娘娘派天兵天将将织女抓了回去,牛郎追上之际还用玉簪化出一条河流阻断了牛郎追赶的步伐,后来这条被天后娘娘划出的河流便成了人间的银河。”

“可是我们应龙陛下并没有天后,也没有妃子,就连一直陪着陛下身旁的上元仙子亦之被应龙陛下当成下属看待,我记得有一次那个什么大仙想将自己的女儿强行嫁与陛下为妃,但依旧被应龙陛下拒绝了呢!这样的如玉公子哪里能拆散牛郎和织女?可想而知,这人界的话本不果是杜撰罢了,而且还是无理的杜撰,就是不知道应龙陛下知道会不会生气呐?”说话间我将那些首饰收好,正想看看成果之时,才注意到镜中圣女略微失神的模样,我这才慌忙下跪道:“属下该死,不知天高地厚,胡乱说话,还请宫主恕罪。”

“不关你的事,是我不好,竟无端想起陈年旧事。”圣女水眸中蓄起了些许雾气,许是我眼中的怜惜过甚,我看到圣女拿丝帕掩了掩泫泫欲滴的泪水,笑容苍白:“不过……”

我不由侧耳,好奇得看着她,她这才悠悠笑了,笑意宛若刹那绽放的昙花美丽圣洁:“不过,我不喜欢宫主这个称呼,你可以直接唤我黛玉吗?”

“黛玉小姐。”

许是我真的入了黛玉的眼,今日她破例带我前去赏那人界的灯会,灯火阑珊里黛玉眉目若画,精致的容颜宛若用工笔细致地描绘而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黛玉的容颜在这美轮美奂的灯会间宛若陈年沉醉的旧梦。我突然有些怜惜她,想着如此绝代佳人却注定要一辈子守着那圣女宫终老,不由悠悠长叹。

黛玉此时亦在廊下赏着那万千花灯逐渐熄灭,眸中的向往清晰可见,我怜惜她便开口道:“小姐,我们去放孔明灯或者莲花灯罢?我刚刚在路上听说了,这孔明灯和莲花灯都能寄托美好的心愿,这样你的心愿就会很快实现了。”

“曾经我亦相信,相信天上的流星能听到地上人们的心愿,然后带着心愿缓缓坠入落星潭,点燃它们最后的光辉。这花灯同流星一样,其实都有是完成自己的使命后方要通往极乐,为何要让它们徒增烦恼呢?”黛玉注视着江面上一盏盏划过的莲花灯水眸长远。

我却没等她想这么多,便将莲花灯放到她的手上:“不管,反正我要许愿,无论它会不会听见,我就是要许愿。”

说罢,我便拿出火折子将那盏莲花灯点燃放入清凉的江中,看着它带着我的心意逐渐飘远,我由衷的感到无比真诚。

信徒,灵犀惟愿黛玉一生平乐无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