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2/2)
“纯儿你先别急,湖上漂的那种大莲花灯许是做不了,但是小的莲花灯却是可以做的啊!”芷锦推了推贞良娣的胳膊,笑着说道。
贞良娣到底还是不死心,听芷锦和她说话,她忙又央求道,“那小莲花灯又有什么趣?大的才好看,真的,晟妃姐姐,我不骗你,那大莲花灯可好看了!”
“大莲花灯也许真的如你说的那般好看,但是那要花很多钱啊,咱们花那么多银子做一盏灯,就为了中秋夜里看个好看,可是你想过没有,那些做花灯的钱若是省下来给了一个穷苦的人家,兴许够那一家老小过大半年日子呢!”
“皇上主张后宫俭省,面上看起来,一件事、一个人只能省下那么一点半点银子,许是不觉得有多少,但是奢靡这种事,一旦开了风气,一个攀比一个,骄奢淫逸成了习惯,于国于家都不是好事,历代前朝因这种习惯,从根里就烂掉的,可不少吧?”说着,有意无意的看了淑嫔一眼,“淑嫔姐姐觉得妹妹说得可对,像是皇上这样俭以养德、勤政爱民的君王称一句明君也是当之无愧吧?”
芷锦这一番是故意说给淑嫔,她转着弯儿说祁琏的好,问祁琏这样的君王可能称一句明君,就是要故意试探淑嫔的反应。芷锦希望看见淑嫔能面如常色的回她一句时,可淑嫔面上一晃而过的表情却是那么复杂,说不上是认同她这话,还是有什么想要驳斥她。
但不管淑嫔心里想的是什么,又在盘算些什么,最后会说出口的,自然只可能是一个答案。
“皇上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一代圣君。”淑嫔笑笑,神色淡然的回了芷锦一句。
芷锦看着淑嫔淡然的笑容,看不懂她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便也没再说什么,微微一笑,又说起中秋宴会的事。
中秋宴会要准备的事细细分起来,也不外乎几个方面,首要自然是吃的菜肴,喝的酒水,以及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月饼,其次,既然是宴会,自然是少不了歌舞助兴的,再有,便是这宴席要摆在何处,当日要请些什么人,又要如何安排坐席。
淑嫔一件一件的跟芷锦讲,芷锦便很细心的拿了个张纸一样一样的记下来。
三人坐在一起,聊聊宴会的事,又说些闲话,不知不觉,便就到了正午。
淑嫔留了芷锦和招娣一起在昙月殿用了午膳,膳后,小憩了一会,错过正午太阳最烈的时候,到未时三刻左右,结伴去了内侍府。
芷锦和淑嫔带着贞良娣去内侍府本是想先把宴会的地方定下来,但到了内侍府,却碰巧看见一裙宫女围坐在院子的梧桐树下扎宫灯。
芷锦看着有趣,便围上去瞧了两眼。宫女们见几个娘娘过来,一个个慌慌张张的站起身来行礼。
芷锦看了看她们手里还未成型的宫灯,有的是一半的像个圆圆的月亮,有个只有一部分,或是像一叶扁舟,或是像一片树叶。各种形状堆置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红彤彤的大圆圈。
芷锦微微一笑,问那些扎宫灯的宫女道,“前两年中秋节宫里放的灯可也是你们扎的?”
一个年事看着较大的宫女福福身,道,“回贵妃娘娘,正是的,这两年中秋节放的花灯都是奴婢们扎的,每年皇后娘娘开始安排中秋宴会时,管事嬷嬷就会依着皇后娘娘的懿旨叫奴婢们扎一些巴掌大的莲花灯,到中秋的时候放到宫里四处的池子里,讨个吉利。”
“那你们除了会扎莲花灯,民间中秋把玩的那些什么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一类的灯,你们可也会做?”芷锦又问道。
宫女笑了,“这自然是会的,奴婢家里穷,弟弟妹妹又多,每年中秋,没钱去买街市上卖的莲花灯,奴婢便用家里的纸、布的,糊了各式各样的灯给他们拿着放,逗他们高兴,也是过个中秋讨个吉利。”
依着中秋节的习俗,算起来不过是赏月、吃月饼、放莲花灯三桩事,芷锦小时候家里也穷,也是买不起莲花灯,母亲总是自己东搜做了给她拿去河边放。
芷锦冲那宫女一笑,“今年中秋宴会的事由我和淑嫔负责,你们扎完这些宫灯,便可以开始做今年的莲花灯了,莲花灯不用做太多,有往年一半的数量就是了,做了莲花灯,再做一些民间中秋会放的灯,像我刚刚说的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一类,样式越多越好。”
宫女似是有些不解,看了芷锦两眼,也不敢多问,行了一礼,应下了此时。
贞良娣在旁也听得奇怪,等芷锦交代好事情,转头走时,她蹦蹦跳跳的追了上来,拉着芷锦的胳膊,连声问道,“晟妃姐姐让她们做那些灯干嘛?那蛋壳灯、刨花灯长什么样子?好看吗?我都没听过?”
芷锦一笑,伸手一点贞良娣的头,“好不好看的,等到了中秋节你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