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当仙姑那些年 > 第21章 渔村

第21章 渔村(2/2)

目录

这孩子,月华暗道这是到青春期了呀。懒得理他的小心思,月华独自出门闲逛。

到了晚上,祭坛居然还有村民在置办祭祀事宜,郑景行亦在场。

“柳姑娘怎么不休息?夜里外面风大,柳姑娘注意身子。”

月华笑道:“我睡不着,出来逛逛。你这是要点烛灯?”

深夜又没人来这阴森森的祭坛,而且看天色说不定待会儿会下雨呢。

郑景行道:“对呀,提前为亡魂和鱼仙照明来路,以示诚意。”

见郑景行将烛灯置于灯台点燃,月华问道:“你这烛灯能燃一夜吗?况且我见天色暗沉,恐有夜雨。”

郑景行笑了笑,气定神闲地说:“柳姑娘不必担心,这烛灯是我二叔亲自施法制成,能燃数日不灭。”

月华挑了挑眉,她怎么没看出来。走近碰了碰烛身,月华突然缩回了手。这,难道是……

月华暗暗打量郑景行腰间的珠子,说道:“居然如此神奇?我只听说鲛人膏脂燃灯,能万年不灭。”

见郑景行露出诧异的神情,月华继续说道:“你二叔真厉害,不仅能占卜,还能制灯呢。”

“鲛人……”郑景行摸了摸腰间的珠子,沉声道,“五年前我曾遇见过……”

这下倒令月华好奇:“你遇见过?”她活了这些年,还没见过鲛人呢!

“很不可思议吧,我有时候想起,也觉得是做了一场梦。”

郑景行向月华讲述了他和鲛人的一段缘分。原来是三年前,郑景行在海边救了一位少女。原以为是遭了海难的姑娘,万万没想到竟是传说中的鲛人。郑景行为其取名“婵儿”,照顾她直至伤愈。婵儿为了报恩,赠予他家传的鲛人泪,便是他腰间的珍珠。

月华总结道:“你二叔流落仙岛,你呢救了鲛人。”月华轻笑一声,这家人颇具仙缘。

“那这位叫婵儿的鲛人伤好后离开了吗?”

“嗯,她伤好后不辞而别,我们毕竟不是一路人。”

月华打趣道:“见你落寞的样子,这位婵儿离开……把你的心也带走了吧。”

郑景行轻咳一声:“我一介凡夫俗子,柳姑娘别取笑我了。”

这世间男女之情总是来得突然,来得莫名其妙,以致庸人自扰。月华心想,她绝不会沦落至此。

…………

三人在郑府住了几日,未免荒废修炼,月华偶尔带柳乘风出去练功。

此时,月华坐在礁石上眺望。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海天一线,美不胜收。

忽然,一个灵波砸在海面,激起丈余高的浪花。幸而月华反应过来,施法阻挡,否则要来场海水沐浴。月华咬牙切齿地看向肇事者,想要抽人!

“仙姑,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刚刚打歪了!对不起!”

柳乘风刚才练习功法,心思飞到了月华那儿,连带着灵波也砸了过去。

月华呵呵笑道:“我说你都筑基了,还没点儿长进呢!”

“刚刚只是不小心……”柳乘风嗫嚅道,“以后不会了。”

修行不可废,今日月华带柳乘风出来练功,她这个便宜徒弟什么时候才能长进。想当年师兄这个年纪,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月华叹气道:“算了,如今世道风平浪静,倒不需要你们拼命。”

“柳姑娘——”郑景行在不远处唤道。

见来人,月华和柳乘风三两下从崎岖的礁石下去汇合。

郑景行道:“你们姐弟怎么跑这么偏远的地方来了?”

“啊,我们出来逛逛,不知不觉就到这儿了。此处风景极佳,多逗留了会儿。”

“幸好你们没事,我们村的人都不怎么敢往这边来。”

月华奇道:“此话怎讲?”

“以前村里的小孩子常到这边玩,有的被礁石上的牡蛎壳划伤不治而亡,有的被涨潮的海浪卷走生死不明,总之经常有人丧生。有一次夜里,村民来这边烧纸钱,说是听见了女鬼的哭嚎。我二叔也说这边是不祥之地,后来大家就告诫孩子不要来了。”

月华心想,牡蛎壳划伤,不就是破伤风嘛。生命本就无常,凡人却喜欢把它和鬼神挂钩。不过这世界能修仙,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柳乘风也道:“你们想多了,这哪有什么女鬼?平日多注意安全,想来就来。”

“谁说没有女鬼的?她不就在你后面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