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丐哥拒绝要饭(剑三)1 > 第 7 页

第 7 页(2/2)

目录

“镖局?”尹宿有些诧异,“我听说,段家并没有开设镖局生意。”

段忠表情有些一言难尽,很快又恢复了正常,“之前是没有,以后也许会有。”

尹宿明白这是二少爷想往镖局这一块发展,难怪之前段大少爷说有摆设擂台比武,他还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大车店要为何会要这么多武夫,恐怕也是在为镖局招收人手。

尹宿并不想走镖,风餐露宿不说,他的腿现在也还没有好全。但是又不想现在就丢了这份活计,更何况大少爷那边并未提起过此事,不管怎样,看来都还是要走一趟再说。

“二少爷要我何时前去?”尹宿问道。

段忠回答说:“主子的事情不敢拖延,你今日便去罢。我观你腿脚还不方便骑马,稍后正好给来店里送菜的下人要回城,你就跟着一起坐马车去府里。”

听见骑马二字,尹宿眼睛一亮,倒是很想尝试一下,转念想到自己的腿,又只好作罢。

大车店的蔬菜和肉都是由城里统一采购,合作的都是熟人,以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安全。

送菜来的年轻人是段家在城内酒楼的下人,还有一个负责赶车的车把式,两人让尹宿坐上没有顶棚的马车,一路也不多言,直奔邺城而去。

段家的酒楼坐落在邺城的中心位置,背靠贵人居住的西城,面对富商聚集的东城,生意红火,日进斗金。

马车在段氏酒楼停留了一会儿,酒楼伙计跳下车,对车把式嘱咐了一句:“忠叔吩咐要把尹武师送至府内,走后院,二少爷的会派人来接。”

“要得。”车把式应了一声,赶着马车就走。

听的尹宿一头雾水,怎么去见二老板还跟做贼一样,要走后门进的?

马车在东城走了一阵,直接到了北城的地界。

大渊朝的城镇划分讲究“东富西贵北尊南贫”的原则,东城富商云集,西城是达官贵人,北城乃是最靠近皇宫,是以为皇亲国戚所在之地,南城则住着贫民百姓。

邺城不是皇城,没有什么皇亲国戚,遵循这个区域划分,把城北列为官员居所,城西则是居住的乡绅地主。

士农工商,商在最末,即便再有钱,商籍的人家始终是比不了士或农籍的乡绅地主。

尹宿以为段家的宅子会在城西,或者城东,没想到竟然是在城北。

宅子的后门临河,河边还有草地和竹林,后面是大一片山坡,风景看上去天然去雕饰,依旧很美。

尹宿还在看缓缓流淌的河水,马车已经停了下来。

车把式跳下马车前去敲了敲一扇朱漆大门,那双开的木门,说是后门,比尹宿记忆里镇上的富人家的正门都要豪华许多。

朱漆大门很快就打来了,一名看起来就很机灵的小厮走出,一眼就锁住了坐在马车上的尹宿。

“这位便是尹武师罢,我家二少爷有请,还请跟我来。”小厮对尹宿笑了笑,态度不错,并不会显得盛气凌人。

尹宿跟着他进了门,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绿树繁花掩映着飞檐斗拱的.亭台水榭,清幽雅致,令人流连。

尹宿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样漂亮的园林,只是记忆里模糊的园林带着日暮西山的凄清,这里却是一派繁华生机。

小厮带着他行走在花园中,尹宿却有种分不清今夕何夕之感,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被遗忘了。

坐在后花园赏花的张素素端着一小碗燕窝,两三口就吃了个干净,一边用丝帕擦擦嘴,一边抱怨:“这老管家自以为在段家待了多年,就如此不识抬举,倚老卖老。瞧瞧这燕窝,小小一碗,还不够我塞牙缝的。”

旁边的丫鬟站在她身后,趁她看不见,翻了个白眼,口气却是规规矩矩地说道:“姨太太,您要的可是血燕,比金子还值钱,平日里三小姐都不舍得吃。”

“哼!”张素素转头瞪了小丫头一眼,不满道,“我现在可是怀着大少爷的孩子,段家的长子长孙。你这话的意思,我肚里的孩子想吃点好的,怎么还不可以么?”

“奴婢不敢。”小丫鬟低下头,不再说话。

谁也不会想到,她张素素退了那个瘸子窝囊废的婚约之后,竟然时来运转,被段家选中,一举从乡野村姑飞上枝头,成了凤凰。

邺城首富段临的妾室,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位置。段家自来到邺城,两位年轻俊朗的少爷引来众多思慕的目光,上到官家小姐、大家千金,下到村野女子,丫鬟奴婢。

有才的,有貌的,贤良淑德的,没有一个得到两位少爷的青睐,只有她和尹小秋两人被选中了。

可惜了,两人一同进门,她如今已有身孕,尹小秋那个没头脑的还只满足于每日能吃饱喝足。

张素素想到肚子里的孩子,眉梢眼角都爬满了得意的神色,她的双手慢慢转动,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丝帕。

女孩子虽说都被家里当作宝贝,但穷人家的女孩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还是有天壤之别。就算不用种地,做农活养牲口,总归还是要洗衣做饭。

常年的劳作让张素素的手略显粗糙,昂贵的丝帕划过,轻微的刮蹭感从手指上传来,时时刻刻提醒着她的出身。

原本的好心情瞬间被破坏殆尽,她不耐烦地将手帕丢在一边,抬头去看园子里的花儿,学着段家三小姐的模样,故作欣赏:“今日这牡丹开的真艳……”

后面偷学来的词还没来得及说,花丛后过去的两个人,眼熟地让她瞪大了眼睛。

那高高瘦瘦的身形,走路还不太方便的怪异姿势,不是被退了婚约的前未婚夫,又是谁?!

章节目录 段家二少

张素素怎么也想不到,她会有一天在段家看到尹石头。

张家是长溪村最穷的人家之一,家中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住着低矮破旧的茅草屋,地里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家五口常常饿肚子。

他们家隔壁住着同样贫穷的尹小秋一家,尹小秋有个家境尚算殷实的堂叔伯,有时候还能得到点接济。

两家的男主人都是老实人,性子也和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两家关系相当不错。

张素素的母亲是出自大户人家的丫鬟,心思活泛,想法子在尹小秋的祖父面前提了几句,尹老爹平日里看着张素素长大,也是心疼这个孩子,便向自己家的堂侄子提了这门亲事。

这堂侄子就是尹石头的爹,他觉着张素素模样长得不错,勤劳肯干,和儿子年纪相当,又是自家长辈说和,便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当即就送了聘礼。

那时候尹家还没有倒,张家高攀上这样一门亲家自是欣喜,农家没有大户人家那么多规矩忌讳,张素素和尹石头年纪小,便偶尔会在一起玩。

她那时跟在尹石头身后,石头哥长,石头哥短地叫着,觉着尹石头真的是自己的良人。

后来,尹家接连出事,一日不如一日,尹石头开始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能接济张家的也越来越少,到后来尹家继母管的越来越严,就完全接济不上了。

尹石头心疼张素素,宁愿自己辛苦点,也要起早贪黑地做活儿。忙完自己家地里,又去挤出时间帮张家种地。

为此,没少挨继母何氏挤兑,有时甚至忙得晚了,常常回家吃不上饭,只能饿着肚子睡觉,第二天又早起干活。

张素素小时候有多仰慕尹石头,长大后就有多嫌弃他。

小时候那个常常给她送吃的,送头绳,笑起来很好看的石头哥哥,渐渐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面黄肌瘦的窝囊废,令她越来越失望。

在听见尹石头在山里出事的那一刹那,本来就发愁找不到借口退婚的张素素有一瞬间的喜悦,尹石头不在了,她自然不用烦恼如何退婚了。

张素素在家中忐忑不安的等了几日,悄悄关注着尹家的动静,尹家自第一天尹石头被抬回来之后,便再没有过郎中登门,也不见要办白事的样子。

她猜测尹石头应该还没死,可何氏是不会花钱去给他治伤的,如今只是干耗着罢了。

那几天夜里,她时常睡不安宁,不知道是同情尹石头,还是担忧自己嫁过去之后的日子。

只是她没有预料到,醒过来的尹石头竟然干脆地同意了退婚。

退婚就要退还聘礼,因为这事儿最终是张家想退,自然要全额退还。当初尹家殷实,聘礼给了不少,这些东西可算是掏干净了张家的家底。

张素素顶着母亲越带埋怨的不悦,在家中弟弟妹妹眼巴巴的目光中,让父亲将聘礼退了回去。

她知道自己今年已经十七,还没有出嫁,在村里已经是年纪最大的未婚女子,不过,她并不是很担忧自己会嫁不出去。

不曾想,在尹石头忽然失踪之后,村里竟然来了一名大户人家的管家,乔装打扮成普通平民,多方打听后,找到了村里最穷,也最老实的张家和尹老爹家。

五两银子,两家的长女便被一顶小轿抬到了邺城,成了段家两位少爷的妾室。

妾室说白了,和那些奴婢并没有什么差别,还不是任由别人打骂,就算是死了,给出一个正当理由,根本无从追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