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页(1/2)
顾言避开人群,沿着柜台参观,发现这里是玉器大多数都是妇人所戴的头饰耳环,还有镯子长命锁之类的东西,看来不管是哪个朝代,女人的生意都是最好做的。
顾言问:“你们这有没有适合小孩子戴的坠子。”
“有,这边,你跟我来。”伙计带着他往左边的柜台走,那里摆着一长溜的小动物,全是用玉雕琢而成,个个憨态可掬,活灵活现。
伙计轻轻的点了点柜台:“客官,这里边全是小孩子可以佩戴的,按照生肖雕琢,小巧又精致,价格也算合理,二两银子到十两之间。”
顾言被逗乐了,这伙计眼力好又贴心,根据穿着就能看出客人所能承受的价位是多少,难怪玉器店的生意这么好,有这样的伙计,想必店主也是个妙人。
“呦,客来镇哪里来的俊俏后生,我怎么没见过。”一俊俏文雅的公子哥撩开帘子,从店子后方走出。
男子身形欣长,身穿蓝色的长袍,长袍的领口袖口都镶绣着银丝边流云纹,腰间简单的束着一条锦带,面容俊逸,体态风流,就像一块上好的玉,十分吸引人。
“在下花羽,小公子怎么称呼?”花羽在顾言面前站定,行了个文绉绉的礼,眼神热切。
顾言眉心微皱,不动声色的往后退了两步,这人怎么这么奇怪。
“老板,你可消停点吧,这是我们店里的客人,不是你那些知己好友,你要是喜欢美人,出门左转,去翠阁里面找。”伙计有些看不过眼,这老板什么都好,就是喜爱美人,见到个长得好看的,不管男女就撩拨,这么多年,没被打死也真是祖宗保佑。
被揭了短的花羽也不生气,笑骂了伙计一句多管闲事,又转过头问顾言:“小公子可是来买东西的?”
顾言看着柜子里的小动物点头,同时打开系统,想看看这花羽何方神圣。
位置:前方两米处
物品:花羽(人)
年份:二十一年三个月
价值:一千两
使用建议: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顾言:“......”
难怪了,原主面相长得好,即使穿着一身粗布衣裳也是个俊俏的少年,这花羽又是个风流的,可不就上来招惹了吗。
花羽,这人还挺对得起他名字的。
“呀,这不是花老板吗?怎么今儿个舍得出来了。”一穿着蓝色的翠烟衫的二十来岁妇人,见到顾言身边的花羽掩面笑道。
“是啊,万年难得一见的人啊,今儿个竟然见到了。”另一个穿着百褶裙的女子也迎了上来。
顾言急忙后退,以免被殃及池鱼,看来这花掌柜撩拨过的人不少啊。
趁着花羽被纠缠的空档,顾言立马买了小猪形状的玉器走人。
******
翌日,刚吃完早饭,收到了村长召集村民的消息,顾言知道这是为了赵大娘的事。昨天从善堂出来之后,他嘱咐过赵大娘,千万不要把他也捐赠的事情说出来,他和顾辞年纪都不大,亲人不多,没个帮衬的人,如果被人知道捐赠了十两银子,难免会被一些手脚不干净的人盯上。
顾言住在村子最边上,被通知的也最晚,他去的时候村长已经开始讲话了,主要内容就是昨天赵大娘给善堂捐赠的事。还被衙门提名表扬,给李家村争光,希望村民们以此为榜样,多做好人好事,万万不可像某些人一样,尽干些缺德事。
当然,这话没明着说,但是只要是村里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说的是谁。
众人皆是不可思议的看着赵大娘,有人因为村子的荣光暗喜,有人觉得赵大娘蠢,最受打击的却是她的儿子和两个儿媳妇。
当初赵大娘跟他们断亲的时候,他们心里所受的震惊是很大的,只是后来回家一想,觉得赵大娘就两个儿子,即使写了断亲书,哪里能真的断得掉,老了以后还不是要靠他们。
于洪和赵茹可不相信这个老不死的会真不需要她们尽孝,到那时候,赵大娘的珠宝首饰不就全是她们的吗,还有身后的一些财产,她们需要做的只是等等而已。
可是现在这老太婆竟然把这些全捐给善堂,一文不留,这不是在打她们的脸吗?
善堂是个什么地方她们都清楚,也比谁都知道一个村子若是有个善碑那该是多么好的名声。虽然赵大娘没能拿到善碑,但是因为她,县衙里的大人知道李家村,这是一种荣誉,整个村子的荣誉,可以说这是十里八村独一份。为了这个,不管是村长还是村民都愿意站在赵大娘这边。
今后她们若还想着从老太婆手里抠钱,只怕是还没踏进老太婆的院子半步就被村民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好,好你个老太婆,竟然连这步都算好了,直接断了我们的后路,还真是狠啊。
赵大娘像没看到两个儿媳愤恨的样子似的,在人群中淡定的接受众人的洗礼,到她这个年纪,已经断了儿孙情的情况下,还真没有什么是她害怕的。
赵茹和于红手心都被掐出血了,却只能暗自忍耐,现在他们就是众矢之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立马会被千夫所指。反倒是赵大娘,从今后,她会变成人人敬仰的老妇人,只要说起她来,都会觉得这是个深明大义的人。
这样一来,无疑更是衬托出两个儿子和儿媳的丑陋不堪。
最后,赵茹和于红趁着众人的目光还在赵大娘身上的时候悄悄溜走了,不是没有人发现,只是发现的人懒得理,任由她们像个丧家之犬一样。
顾言和顾辞很是替赵大娘高兴,走一步看十步,老人家的智慧果然不容小觑。
村民们看尽了两个不孝子的丑态,也见识了赵大娘的手段,更有些家里子孙不孝的老人,都在回想着赵大娘的事,他们觉得自己仿佛看到了另一条出路。
花羽-第2页
******
回家后,顾言跟顾辞商量了一件事,关于上学的问题。
顾辞这人聪明伶俐,做事干练又稳妥,在顾言看来,是个不可多得好苗子,如果送去学堂,一定会有所作为。
这是他昨天从镇上回来的时候想到的,周允和李耀祖这等狗眼看人低的都能上学,为什么他家的顾辞就不行。
顾家父母还在世的时候,也是想过送小儿子去学堂的,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因故去世了,留下还没成年的两兄弟整日为了生计奔波,吃喝都成了问题,哪里还有闲钱交束脩。
“哥,你要送我去学堂?”顾辞扯着顾言的袖子,有些不敢相信。
顾言拧了一下他圆乎乎的小脸蛋:“对,送我们家顾辞去学堂学知识,然后考秀才。”
顾辞忙不迭的点头,又问道:“你跟我一起吗?”他记得哥哥以前也是上学堂的,可是爹娘死后就没去了。
顾言摇摇头:“哥哥不去。”喜欢读书的是原主,可不是他。
顾辞追问:“为什么?”
章瑾瑜放下手里的杯子,看着兄弟俩,神色不明。
最开始遇上顾言的时候,他怀疑顾言是敌方派来的人,让罗肇把人查了个底朝天,祖辈都了解了个透彻,自然知道少年两年前退学的事。
少年性情高洁,文采斐然,在学院颇受夫子的喜爱,却因为现实生活,在正要会考的时候,退出学院,想必心里是极其不好受的。
“心里大志何不再去试试。”这些日子的相处,章瑾瑜觉得少年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思维谈吐都十分出众,如果从仕也定能有一番作为。
顾言猛得摇头,回道:“不不不,我心里一点大志都没有,现在,我只对两件事感兴趣,那就是赚钱和养家。”
章瑾瑜手掌微微蜷起:“如果你是担心银钱的问题,我可以帮你,供你考上功名,等你功成名就的时候再还我就是。”
儿郎年少,意气风发,哪个的梦想一展宏图,报效国家,所以顾言说对读书没兴趣只想赚钱的时候,章瑾瑜是不信的,这只是顾言供不起两人读书的借口。
“哥,我不读。”顾辞低着头,说出的话却吓了顾言一跳。
顾言皱眉:“为什么不读,你不是一直羡慕隔壁村能够读书的小伙伴吗。”
“我不读。”顾辞梗着脖子,一脸倔强,咬死了不读书的话。
章瑾瑜摇摇头,这俩兄弟啊,真叫人不忍心,却也窝心。
顾言到底社会经验丰富,略微一想,就明白顾辞为什么不读书的原因,顿时心里又感动又愧疚。
“小辞,哥哥不读书并不是因为没钱,我是真的喜欢赚钱。如果是两年前,可能我的理想是当个大官,可是自从开始赚钱后,哥的理想就变了。我觉得还是做个富商最好,每天什么都不干,数银子都能数到手抽筋的那种。”顾言摇摇顾辞的手,“还有,你忘了我们最近赚了多少钱吗,可以说,现在我们是村里最富有的人了,比爹娘在世的时候还要有钱。所有,哥不是没钱读书,哥是真的不想读书,每天要起早摸黑的,太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