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洪荒之仙路漫漫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罗金仙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罗金仙(1/2)

目录

玉帝见王母一脸疑惑,补充道:“这场大劫本来就是由于阐教、截教这些圣人所立大教的门子弟子因果纠缠太深,天道要均衡修士之间的力量而引发。就像神兽之乱、巫妖大战,哪一次不是因为洪荒世界的生灵实力已经大到让天道顾忌的时候,便降下大劫,将这些力量给均衡掉?天庭不可冒然掺和其中,咱们就稳坐三十三天,在这天庭上好好看戏就是。大劫完毕,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归位,不管怎么说都是天庭获利,因此实在没有必要掺和其中,惹那一身骚干嘛?”

王母闻听此言恍然大悟,不由得眼露崇拜之色看着玉帝。这位与自己一同诞生的童子,现在的道侣,竟然还有这么深的谋略,这么透彻世情的目光,怎能不让王母尊敬爱戴?

阴九幽来到洪荒大陆,很快便到了都城沬邑。正逢闻仲剿灭人方部落得胜回朝之时,帝乙亲率文武大臣前来迎接,当场赐予闻仲打王金鞭,只要君王有错便可执金鞭谏之。这是给闻仲的最高礼遇和权力,同时也隐隐有让闻仲辅政新王的意思。

一方平息,另一方事故又起。未过多久,南部的夷族部落又发生叛乱,举兵十万即将大举进攻商朝,帝乙只好再次让闻仲领兵出征。就这样,商朝在不停地征伐中,消耗了大量国力,民众的生活条件日益艰苦。

商朝立国数百年,诸多方国早已失去了当初的忠心,对中央王室的这种尴尬处境不闻不问,更不会发兵相助。各国只是发展自己的势力,到了纳贡之时便叫苦连天,有的打点折扣,有的甚至分文不出。帝艺虽然也算明君,但毕竟受限于诸侯联邦君主型体制的局限,虽有比干、商容等能臣,但却只能勉力维持国事运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日益衰落的王权和日见艰难的民生。

帝乙有子四人,分别为微子启、微仲、子期、帝辛。其中帝辛虽为幼子,但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气过人,而且很有勇武之力,天生就拥有神力有着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因此微子启、微仲、子期三位兄长便被早早封为诸侯国君,如此作为让举朝上下均已明白,商朝的下一任君王便是帝辛了。但是这却犯了废长立幼的大忌,虽然此时还没有完全明确,但是却也加重了诸侯方国和部分臣民的不满情绪。

又过得几年,繁重的国事让帝乙的身体饱受病痛折磨,已无法独立处理国事。于是,帝乙就让帝辛镇国协助处理,也有着让他早日熟悉政务,为将来执政继位做准备之意。

帝辛果然不负盛名,开始执政之初便采取了一系列变革。在人才的选用上不拘一格,从奴隶、平民中选用了如张奎、高继能等人,并时常与比干、商容等贤臣讨论是否应该废除诸侯封赏及奴隶制度。这本是于国于民都极为有利的事情,但是却动摇了诸侯方国、商朝官员、奴隶主等人的既得利益。如此一来,虽然商朝在表面上平静如常,暗地里却加剧了贵族和诸侯方国对中央王室的不满情绪。

这一切阴九幽都如实记录,再如实汇报给了木易。木易得到这些消息,心中很是奇怪。在后世传说中,对帝辛也就是商纣王的评价历来都是暴君、昏君之典范,然而此时所听到的消息,却像极了一位励精图治的中兴之主。转念间想得明白,历史从来都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被胜利者所书写,谁又能真正的直面历史,还原历史,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将之明明白白的传于后世?

开始闭关时,木易便将神念一分为二:一部分沉入乾坤塔中,与灵火相融,指挥着法力、灵火对两块混沌钟残片进行熔炼;一部分则用来分析当前形势,思考如何在封神大劫中行事,使得孔宣、云霄等人摆脱原来的命运。

随着闭关的继续,木易开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混沌钟残片的熔炼上。因为经过十余年的灵火熔炼,残片终于软化,其上的大道纹路也越发清晰,仿佛大道至理就要呼之欲出一般。于是,木易将通天教主所赐的残片放在一边,全力对鲲鹏藏宝库中的那片残片进行熔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