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2/2)
“皇上虽决定整改军营,但分的方向明朗,一是作风,二是提拔才干之人,三是兵制,其次才是在这基础上的细细条款,那得往后了才能说。而如今,朱晔衣去办之事主要还是改良作风,培养军营气氛,树立榜样,以及在途中选拔新任才干之人,报以朝廷,挑选后再委以重任。至于兵制,这不是他所擅长,他没有根基,便走不远。”</p>
她目光飘远,“皇上知道军中这一块能用之人实在不多,朝中的几个武将大臣也都是年岁不小,新一代还没起来,基本全靠朱晔衣撑着,故而若是往后,朱晔衣要是代替他们撑起大局,仅靠如今才学却是不够。他早年被先帝耽搁,读书的路子断了,幸好打的基础不错,后面若是强行跟着,勉强也可以。但是对他而言,学塾自是没意义,得单请夫子教授,专以某方面去钻研,才能有所成绩。倘若皇上明白,他想要的是个能长期实用的木头,就得细心打磨,上蜡封存,而后才能支撑起大局。若是以如今的朱晔衣,顶多现在投以一时效用,走不长久。”</p>
“所以,需要的就是学习。不出明年,或是今年,等朱晔衣回来后,皇上就该一手考虑如何让朱晔衣上位的事。而上位前,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文韬武略。武略也得建立在文韬上,书不可不读,知识不可不掌握。朱晔衣也同我说过,在京中军营时,他有个师傅偷偷教他念过书,但那还是短浅,深入不了,不比皇子们在太师下的教导。他又缺乏实战经历,现有的本事全是靠自身加之以前的经历而来,若想要往后的长久利用,那现在就要先培养起来。他培养了朱晔衣,朱晔衣自然也会感激于他,由他所用,这样双方才能达成真正长久有效的合作关系来。”</p>
她深深叹口气,又忍不住笑,“只是苦了朱晔衣,也快二旬的人了,竟又要重新去念书了。”</p>
朱弄夏恍然大悟,末了又忍不住感慨,“南许你真是……实在慧眼慧心。论起眼界论起谋略来,我自是不如你的。”</p>
她只笑,“班门弄斧罢了,我是这般想的,皇上也不一定这般,我只是猜测罢了。”</p>
朱弄夏却摆手,“我若是哥哥,也会如此选择。武将得有心思,有谋略有知识,才是好武将。现在一切刚起步,也没谁同表哥竞争,现下自然看不出来什么。往后了便能凸显出来,这是对的,表哥是需加进。不过也不急,这才刚起步,以京城为中心向外扩展的话,怎么也得有个几年,留给表哥的时间还多着,就看皇兄何时放手让他回京了。”</p>
南许舒口气,“总之,往后的日子会很好,那我便安了心。”</p>
“那是自然。”朱弄夏宽下肩来,笑着看向那边穿梭花丛中的南念,“花开的真好啊,念儿也娇,竟压过了花,等日后长开了,也是一代倾倒京城的佳人呢。”</p>
“那得有是番腥风血雨的。”南许想了想,只微微摇头,“就念儿那心思,还是算了吧,安安生生的好些。”</p>
“可心中之事哪里能都如愿,就像谁的母亲盼自家孩子一切顺利,但难以阻挡日后注定好了的路。”她站起来,“走吧,往前走走,去老夫人院里瞧瞧。”</p>
“那好,我去唤念儿。”</p>
春日烂漫,一日比一日暖和起来,又是换下冬装,换上春装,燕儿飞回屋檐,盘旋着,又落了窝,也不知还是不是去年那家的屋檐下。燕儿不知,主人也不知。</p>
南许坐在窗前,落了笔,面前是写满了字的信。抬头看了看姣好的日光,蔓出绿意的梢头,安静的院落,偶尔有小声交谈声。</p>
她想着自己的路,想着朱晔衣的路,想着未来的路,又念着侯府的路,复里繁杂,哪里是能算完的。</p>
她思绪飘远,也是,日子哪能算得尽,本就是人世间走一遭,唯心而已,哪里有什么值得不值得,只有高兴不高兴。往后余生还长,现在算透了又能如何,算一辈子,那也是累得慌,不如看开了,且走一步是一步。</p>
或许日子过得久了,想法也会不一样,什么事看得重什么事看得轻,都会随之变化。如今放在心头上的事,或许往后,就不值一提。旁的不提,能和心爱之人伴余生,已是人世间大幸。</p>
她既已得大幸,也不必再奢求过多,旁的能争来的,是她的本事,争不来的,都是命罢了。</p>
万事不能如愿,如此也就够了。</p>
南许敛起笑来,低头看向信纸,叠折起,放入信封中,旁边摆着的是朱晔衣送来的信,厚厚几页,最上面那张,一眼看到的便是那句“念卿”。</p>
春来,夏便也快了。</p>
※※※※※※※※※※※※※※※※※※※※</p>
已修</p>
喜欢宴秋请大家收藏:()宴秋更新速度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