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长凤歌 > 大结局

大结局(1/2)

目录

封长凤沉吟了片刻, 昨夜的欣喜和慵懒全部被凝重的思绪取代。

即便李舜翊现在并不想做什么, 但这汹涌的浪潮却推着他不断的往前走, 这是他们无从选择的。

稍作思量后,封长凤便站起身来问廿九, “殿下现在人在哪里?”

“在议事的主帐。”

“方便我过去么?”

“这……”

廿九刚想说公子稍待,我去请示一下,便听到帐外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踏来。

再紧跟着, 帐帘便被掀起, 露出李舜翊面容严肃的脸来。

一眼便看到了已经起身的封长凤,李舜翊的目光顿时柔和了下来,只是脸上的疲惫这这段时日磨出来的些许沧桑却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下去的。

他如今也还是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少年人而已,却因为这身份, 因为这家国天下,不得不扛着这所有的一切往前走。

封长凤心中忍不住的涌起一股心疼。

廿九识趣的退了出去,封长凤拉着李舜翊坐下, 为他倒了一杯茶,看他喝下顺了口气才问,“怎么样?听廿九说唐元过来了,那批军粮的事情处理好了吗?”

李舜翊点了点头, 但仍旧是道:“就算他这次不止处理好了军粮的事情,还擒获了二皇子, 但是没有贴身保护你, 孤还是要罚他的失职。”

封长凤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莫要怪他了, 也是我一意孤行……何况他还擒获了二皇子,这不是大功一件吗?如今西北这边战事稳了,京城那边……”

说起京城,李舜翊的表情又凝重了几分。

原本他们这次奇袭成功,可以说是解了粮草之困,而封长凤又带着粮草赶来,虽说那一把大火烧得还有原本城内的存粮,但现在支撑下去是没问题了。

这次边塞之战可以说是十分顺利,更有擒获了二皇子的意外之喜——登上皇位最大的障碍都已经扫除。

原本李舜翊的计划是,再留在边塞一段时间,将边防好好巩固一下,然后再“押送”二皇子回京。

这一遭二皇子押送粮草算是出了大错,原本恐怕他也只是想借着各种“意外”与由头耽误李舜翊这边的军情,比较粮食毁了可以再筹,甚至二皇子还可以“深明大义”的自掏腰包来补国库。

但若是军情延误,吃了败仗,但真正要受罚的人,更是李舜翊。

然而二皇子的这一遭盘算很显然是没有陈宫了,现在传回京里去的消息还是二皇子失踪,也不知道是出事的时候失足掉进了河里,还是被水匪抢去了做人质,准备向朝廷狮子大开口。

原本这应当是一件十分严重的大事——然而比起皇帝的病危,一个甚至连太子之位都还没坐上的二皇子失踪……终究是没有在现如今的朝堂上激起多大的浪花。

一时之间,仿佛天翻地覆,所有的形势都对李舜翊变得有利起来。

想到这里,封长凤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不少,面上这才露出了一丝轻松,放柔了声音对李舜翊道:“京城那边恐怕是耽误不得,就算只算是做做样子,你也得赶回去……”

与前朝一样,或者说,这就是世世代代的传统,孝为先,哪怕无论老皇帝到底什么时候驾崩,李舜翊这个太子都能顺理成章的坐上皇位,但他还是要把这个“孝”表现给天下看。

李舜翊也是这么考虑的,但他仍旧十分担忧,“边塞这边,可以把安将军留下来整顿,我也可以率先赶回京城,但大军既然是凯旋回京,肯定不能行的太匆忙……而且这次我们战胜胡人也是靠的奇袭,万一他们得到父皇病种的消息,趁机又杀回来……”

封长凤伸手握住李舜翊的手,眼神坚定,“什么时候太子殿下也变成这么优柔寡断的人了?现在最该做的,就是赶回京城,皇后娘娘还在替您守着,等着您。”

两人深深对视,李舜翊却忽而开口道,“凤凤,你知道吗……领兵出征之前,我便一直在想,我从出生起就是太子,大家都告诉我,我未来是要当皇帝的。”

“可是父皇不喜欢我,也从来都对这件事情闭口不提,我那时候小,又忍不住的想要去争一口气,我总是跟自己说,我未来是皇帝,所以我要比所有人都做得好。”

“但是,这些并没有什么用。”

“父皇还是不喜欢我,甚至其它的兄弟姐妹好像也对我很敌视……所以我又故意惹事,用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想要引起父皇的注意。”

“后来,知道真相的时候,我从来就没有被任何人期待过——哪怕是母后,也……”

“不是的殿下。”封长凤忍不住打断他。

李舜翊却是毫不在意的一笑,反过来握住封长凤的手,轻轻摇了摇,“我以为我会很失望,但是没有。就算他们都没期待过我,喜欢过我,也没关系,我想我已经找到我真正想要的了。”

他没有说那是什么,也没有说他接下来要做什么,但看着对方眼中倒映着的自己,封长凤觉得自己全部都懂了。

“不管殿下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殿下的。”

“凤凤,我要先行一步回京,劳烦你……跟着大军,我在京中等你们凯旋。”

“我等殿下。”

……

……

时间实在是经不起耽误,两人这一大早匆匆叙完话,李舜翊便将几个自己信任的将领叫了过来安排事情。

安将军被命令留在边塞,整顿边防和两座城池,以防胡人再有动乱。

唐元从二皇子那边截获的粮草也会再陆续的运过来,确保边塞粮草的供应。

李舜翊带着一支骑兵小队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大军便交由另一位小将军率领,班师回朝。

不过名义上虽然是这位小将军率军,但实际上控制着大军的反而是唐元,他这次被李舜翊下了死命令,必须牢牢守在封长凤身边,哪怕是封长凤再叫他离开去办事也不许听。

对此,唐元其实心里也是很高兴的——这阵子主子与封公子聚少离多,他又何尝不是许久都没有和阿咸那个小傻瓜腻在一起了?

安排好所有的一切,李舜翊便不舍却又匆忙的踏上了回京之旅,而大军又在原地整顿了三日,这才准备开拔。

三天,快马加鞭,已足够李舜翊一路风尘仆仆的入京。

城内早早通知下去,甚至专门为太子殿下清了一条官道出来,让他从京城城门到皇城城门一路畅通无阻,直接快马入城。

早就等候许久的老太监接到太子,几乎是没有停顿的便把人往屋内引,“殿下,您可算及时回来了……太医们说就这两天了,再晚,可能就……”

老太监的话终究是没有说下去,只一个劲的催促着宫人们给太子收拾收拾,好让他赶快去见老皇帝。

于是李舜翊片刻都不得休息,只稍微匆匆一番打理,便被簇拥着一路往老皇帝面前赶。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刻至关重要,若是在这种时候,能在新主子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指不定来日便能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然而李舜翊却一直只是紧紧抿着嘴角,脚步沉稳的一路向前行去。

他心中早就有了一个决定。

此时天刚破晓不久,皇城里的宫灯还亮着。

这段时日里,虽然老皇帝卧床不起,但每日早朝仍旧是由大皇子主持着进行。

二皇子出京押送粮草之前,二皇子党们还有很多蝇营狗苟的心思,然而这二皇子一失踪,便整个的消沉了下去——他们的利益都是牵连在一起的,失去了二皇子,又没办法立刻推别的皇子起来。

虽然二皇子还有个亲生弟弟,但今年不过才五六岁,还在上蒙学,况且太子还在,朝堂之上又由大皇子把持着,群龙无首的二皇子党便也一起跟着噤了声。

这风口浪尖的关头,有不怀好意的人想要撺掇大皇子当出头鸟,然而早已经经历过浮浮沉沉,看淡这一切才重新走回大禛权力中心的大皇子,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些人的恶意,只冷冷应对,便又叫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心惊胆战的缩了回去。

今日太子回了,大皇子那边得了消息,已经差人给太子带了话,上朝之后便会率领文武百官一同跪在前殿听旨。

冥冥之中,所有人心中都有一种预感。

就是今天了,就是这一日,大禛要易主了。

然而,比起整个京城里沉闷压抑的气氛,老皇帝的寝宫之中却反而显得十分淡然安宁。

为了“照顾”皇帝,为皇帝祈福,皇后特意在外殿设了一处佛堂,每日白天便在这里诵经祈福。

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皇后这是在帮太子守着最后一道圣旨,那一道传位的圣旨。

李舜翊踏入了寝殿,一干位高权重的老臣与皇后一起跟在他的身后,天边一丝晨光悄悄然的露出。

大军也正准备开拔,早已起身的封长凤眯起眼睛,看了一眼东边,忽而对着唐元问道:“三日……殿下应该已经回京了吧?”

唐元点点头,“日夜兼程的话,应当是到了。”

封长凤点了点头,忽而又问,“二皇子关在哪里?”

唐元心中一凛,紧接着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封长凤,“……公子”

“带我去吧。”封长凤理了理自己的衣摆,目光之中满是坚定。

唐元已然明白了封长凤的意思——虽然李舜翊准备让二皇子回京为自己押送粮草失误的事情承担罪责,但无论如何,他终究是二皇子,押送粮草失误,罪不至死,那些二皇子派的朝臣难免贼心不死。

又或者,他们甚至会愿意蛰伏下来,借由二皇子的势力,再来培养他的幼弟……

但是又怎么能让封长凤手染了血?

于是唐元犹豫了片刻道,“公子,不若让我来替您……”

封长凤却摇了摇头,“我也想,多为殿下做一些事情。而且……”他抿了抿嘴角,“就算殿下登上了那个位置,但他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若是想站在与他并肩的位置,就总要去做这些事。我也思虑了三日,趁着现在天色还未大亮,不易被发掘,带我去吧。”

唐元深深的看了封长凤一眼,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封长凤握紧了那把李舜翊早前送给他防身的匕首,暗暗在心中下了决定。

而远在京城的太子李舜翊,也是身着华服,迈着沉稳的步子,一步步的行入了烛火摇曳的皇帝寝宫之中。

马背上颠簸三日,他不曾合眼,他的心中,也终于有了决断……

老皇帝床前跪了一地。

然而并没有哭哭啼啼的声音。

他已经病的太久,那些该哭的人,也哭的太久了。

二皇子那一派不是没有人想偷偷动些手脚,胁迫皇帝提前拟旨,将帝位传给二皇子。然而随着二皇子失踪,他们也就自己方寸大乱,偃旗息鼓了。

皇后自然是早有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