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1/2)
……
就这样, 三天后, 凤栖楼京城店不声不响的开张了。
没有热闹的鞭炮、表演、舞龙舞狮,只是打开了大门对外营业, 甚至并不在乎有没有客人来的模样。
因此店里可是门可罗雀,几乎无人光顾, 毕竟一家新开的酒楼, 又没去好好的宣传热闹一番, 若不是仔细看, 甚至都发现不了这酒楼开业,哪来的客人呢?
但封长凤却并不着急——酒楼里的厨子多是北方人,尽管已经借着李舜翊的手回去淮水请人, 但总归需要一些时日。
目前店里的厨子还是被封长凝教了一些南方小点的做法,准备先推出一批简单的试试水。
封长凝本身很喜欢厨艺,惯常是会做糕点的, 但她毕竟是封家的小姐,比不得真正的厨子, 小点的确是还会一些,但真正的大菜就无法做了。
因此目前店里也只打算先以小菜小点为主打, 等真正地道的南方大师傅到了,再把这南方菜色的特点给做起来。
当然,封长凤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他瞄准的第一道关卡是再三日后的封赏宴, 第二道关卡, 却是一月后的春闱。
毕竟, 京城最大的客栈就在对面,若是不好好拿春闱与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做个文章,岂不是错失商机,等于丢了大笔白花花的银子?
……
时间越发迫近,于是便连平日里总是很淡定的封长凝也跟着紧张起来,虽然在淮水城她是算得上高门贵女了,但商贾末流,在京城之中,却是排不上号的。
也正是因为她难得的流露出些小女儿情态来,越发让李源汐离不开她了——两人的年纪毕竟差了三岁,往日里总是封长凝对李源汐更照顾些。
有时候李源汐也难免觉得沮丧,没有了身为一个男人顶天立地的感觉。
不过好在他总也可以想起与他同病相怜的太子皇兄——大我一岁有什么用?四舍五入还不是比长凤哥小了三岁!
而如今,李源汐自认别的方便也许不行,但皇宫里的事情却是很懂的,不厌其烦的给封长凝讲了好几遍礼仪规矩,又反复宽慰她,让她安心。
虽然宫里规矩森严,但这些贵族们向来瞧不起平民,也就对他们反倒没那么多约束和要求,更何况封家姐弟俩这次有着皇子救命恩人的身份,只要不是犯了天大的错,肯定是不会被苛责的。
……
连续三日,酒楼的生意都冷冷清清,直到四月初六,随着一篇皇家告示的贴出,京城里的街头巷尾也开始传着不同版本的“封家女救四皇子”的故事。
皇家昭告天下,封家嫡女救了四皇子,皇家感恩,特封封家嫡女为郡主,收为皇后义女,令择吉日,将以郡主之身嫁与四皇子李源汐。
一时之间,普天之下皆是赞颂之声。
有的说皇帝慷慨大义,即使是对商贾之流也如此礼遇,真乃当世明君。
有人说皇后温婉淑德,母仪天下,担得起这后位。
有的说四皇子投桃报李,竟然要赢取一个毫无贵族背景的女子做正妃,可谓是情深义重。
有人说太子真是不应当,大皇子二皇子比他年长就不说了,四皇子比他年幼,如今都已要娶妻成家,太子如何还能坐得稳这个太子之位?
不同的流言字大街小巷疯传,半日功夫便也都汇集到了李舜翊手中。
他看着呈上来的消息,冷冷一笑,“便让父皇看看孤的好二哥有多猴急吧……不过说来,这次父皇病重,他虽然支走了我和老四,但并没有在朝堂之上讨到好处啊……”
李舜翊摸着下巴,看着那条明显在众多流言之中格格不入的对太子的非议,嘴角勾起了一丝嘲讽。
封个郡主事小,让全天下百姓知道皇家的慷慨、皇上的深明大义才是最要紧的。
现如今多股势力都在背后动作,有的赞美皇上,有的赞美皇后,有的赞美封家,有的赞美四皇子……却偏偏有一条诋毁太子的,那么这消息该是谁的手笔呢?
李舜翊挥了挥手,“足够了,收拾收拾,咱们等着晚上的好戏吧。”传着这么厉害,他确信这些东西应该已经在同一时间摆上了皇帝的案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