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权丞 > 第十六章:煮石丹师

第十六章:煮石丹师(2/2)

目录

这些善意,李柏点头通通笑纳,又问道:“躲开陶仲文的眼线,区区不才,还颇有一些法子……三清山第一次相见那日,我本就是知道他也在,避下山去,才亲眼得见秀才精通雷法。”

顾桐脸一垮:又来!

李柏看出他脸色也不太好看了,赶紧收回试探,讪讪笑着赶紧往自己脸上贴金:“路遥识马力,终有一天,阿桐会乐意传授我天地大道,那时候,或还不止雷法。”

每次一听见“传授天地大道”,顾桐脑子就“嗡”一下,实在不想继续讨论这种毛茸茸的小问题,赶紧岔话道:“操练的第八日,要做一次简单的阅兵。阿厚,你觉得哪位都头能拔得头筹?”

两人热烈地议论起练兵见闻了。

方南抬头,对李柏做一个静默嗤笑的表情。

李柏一翻白眼,很有深意地盯一眼正微笑端粿子来的顾二姐,做一个遗憾的表情。

方南愤然起身离去。

------------------------------------------------------

嘉靖二十五年,六月初三日。

嗣汉天师府,演兵场。

并不高的演兵台上,柳珽、顾桐并肩站在台侧,等着验收八天练兵的成就。负责现场指挥的是张永绪,天师府眷属来了许多,连现任天师张彦頨也到场了,但他们都在侧面另外搭台,因为顾桐和柳珽都不准他们来挤小小的校阅台。

张永绪今天穿了一身华美的盔甲款式礼服,内衬水墨八卦图文绸子劲装,披的半身锁子甲,胸口护心镜做太极阴阳鱼纹样,俨然天将一枚。他身后是猎猎招展的镶红黄底大旗,以及同款的“张”字将旗,另一边则排列诸般鼓乐,都有专人司掌。

校阅台下立着小日晷,午时一到,就有人击铛通报。

张永绪拔出寒光闪闪的令剑,向空一下虚劈,喝道:“传令,向我旗帜集合!”

声音刚落,一通急遽的大鼓声响起,夹杂一小节唢呐声,鼓声急停,台下五百人齐齐大喝一声“到”。这时大鼓低沉的声音又起,敲击的是缓步行走的节奏。

五百道兵按照五个都的编制,都头身后事旗手,一时五方神兽张扬:道法场面的神秘,混搭军人气质的庄严肃杀,氛围……略诡异。

柳珽小声抱怨道:“这些旌旗怪了些,两三天倒也就适应了。只这些喊令,真不易习惯。”

他吐槽的,是顾桐推荐的“立正”“稍息”“向左转”这一类行动口令。柳珽从小就长在父兄的军营,听惯了另一套口令,一时很难改过来。最后商量的结果,是每天顾桐与柳珽跟队伍出操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当天的训练内容,由张永绪带人执行。

顾桐摊手:“我没说一定要用这种啊,但是你熟悉的口令里面,很多都没有,怪我咯?”

他们两个人交头接耳的功夫,五个都的道兵每人着胸甲,刀枪箭盾都在手,都已经在自家的神兽旗帜下,开始随着大鼓节奏踏步,同时按照各哨各伙训练时排定的固定序列,小步挪移着快速整队。

道兵都身手底子不错,八天的时间只练了队列,而且这是在做每天重复无数次的集结,自然是娴熟无比,不到五分钟时间,已经站成了横竖一条线、斜看依旧笔直成线的队列。

被选出来的军官都被反复告知,最初的任命是临时的,会根据练兵的过程做一些调整。谁成了都头哨长伙长之后,还乐意回去做一个大头兵?于是各个都站得格外挺拔,呼喝自己麾下队伍的口令此起彼伏,热闹之中,透出一股凌烈阳气。

当这样笔直如松、排列如棋的五百道兵站在校阅台下,竟带来千军万马的气势,跟五方神兽、太极八卦旗帜们相映,某一瞬间,在场人人都暗觉:莫非真的是天兵天将下凡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