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权丞 > 第十三章:我武神兽

第十三章:我武神兽(2/2)

目录

闹腾两个多时辰,终于五位都头都回报,人员已经确定。

顾桐一点都找不到松一口气的感觉:道兵们并没有按他潜意识以为的,排出五个小方阵来,眼前赫然出现的,是五个略小号的人群……连小学生早操的水平都不如!

按捺下又一轮“渣渣”的悲观评定,顾桐严肃地看向柳珽,问道:“下午让他们全部按照各自的连排列队,每排一个十人横队,从高到矮、班长在前,每连排成九个横队,排长、班长在队列前,非班排人员列队在连长左侧身后,能做到吗?”

柳珽的眼睛里,开始有小圈圈旋转。

叹一口气,顾桐认命了:“让他们先吃午饭,午时四刻开始,我们一起教他们列队吧……其他的操演,都等队伍和军姿过关了再说。”

柳珽亲眼围观顾桐像神一样指点一番,轻松经略五百人建制,再没了对抗之心,反而真诚期待这位这么能让人站出他要求的复杂队列,立刻抱拳领命不提。

简单午饭的餐桌上,顾桐吃饭着实不香,是因为他发觉有一处考虑不当:既然下午要开始队列训练,那么就算头几天是军姿不需要鼓号,最起码要有旗帜——团结在XX的旗帜下,这不是形容词,而是必须做到的事实!

张永绪有些小激动,毕竟真正开始管领这五百人的一个指挥,是他参与张家实权运作的开始。

倒是阿厚不太关心军事,却注意到顾桐的神情焦虑,便随口问道:“有甚么不妥?”

顾桐皱眉:“旌旗。”

等顾桐从建制和战场指挥角度、柳珽从身在军中感觉的角度、张永绪从朝廷的角度,分别说清楚旌旗何等要紧,各人都发愁了:只要想想“扯旗造反”这四个字,就知道旌旗不仅仅关系战阵指挥,更是牵涉意识形态的大事,决不能轻率为之。

倒是李柏神情轻松,笑道:“有甚可愁的?……若是旁的人,只怕这旌旗就要难杀,轮到龙虎山,却有何难?寻常做法事,林林总总多少旗款没有?”

顾桐差点噗出嘴里一口汤。

确实是很好笑,但大家反复讨论,却发现这是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

大方向确定,张永绪命人去拿出好几箱子法器,其中旗帜都挑出来,琳琅挂了大半个院子。众人都热情高涨,随意几口解决掉盘中餐,走到廊下,对各色旗子指指点点。

根据实际需求,最后确定了旗号:

首先,确定日用军令旗,直接采用龙虎山做法事时候的三角道令旗,旗面白色,周围镶齿状红边,上有一条黄色红边的飘带,写一个大大的隶书“令”字。

整个五百人这一指挥的大旗,就采用仿造老子“离地焰光旗”的款式,这是大的长方形旗帜,黄底镶红边出牙,正中大太极阴阳鱼加八卦图案,配“三清”二字,取“老子一气化三清”之意,毕竟天师道是最尊奉老子的。另外再配一个同样颜色款式的旗,到时候剪红绢为字,缝上主将姓氏,就当是将旗了。

每一都的旗帜则采用五方令旗,也就是最典型的道家三角出牙、五彩色底绣神兽的那套旗帜,分别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中央小太极八卦,这就不用另添将旗了。

每一哨的旗帜也秉承这种思路,用了法事的吊幡款式,松鹤图样,各哨主要靠牙边的颜色.区分。

每一伙才十人,平时沟通基本靠吼,不用专门旗帜。但如果在需要旗号的时候,则借用军令旗。但用的是红旗蓝边,旗上的字是……特别牛逼的“敕召万神”!

一旦确定旌旗的思路是走道家法会路线,军中鼓乐也异常痛快地定下了:法事本来就要用到大鼓小鼓,鸣金正好用大磬,日常号令可以用唢呐。

本着实用精神,顾桐提出都需要哪些规格、用途的旗鼓,积极参与了讨论,也很快拍板了方案。

但冷静下来,突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请想象,这只队伍出发剿匪时,天空飘着太极阴阳鱼八卦旗,“三清”两个大篆字标明身份,天空飞扬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神兽扎堆,每一个小组行动时,令旗一展“敕召万神”,然后开片……而这充满仪式气息的视觉效果,再配上道家唱道情、做法事的大小乐器……

匪众享受这样高规格的进攻,会不会更容易安息呢?

吼吼吼吼……存疑。

※※※※※※※※※※※※※※※※※※※※

补了缺漏的旗帜,改了一些错字。

不影响情节,可以不重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