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因福泽(2/2)
顾桐是想科举当官的人,一点都不介意“被不懂道术”,以及“引雷只是运气”,更怕给背锅的师父欧阳必进添麻烦,不好解释太多,只能很有内涵地沉默。
同时,给了陆炳一个感激的眼神。
陆炳见他收到了“陶仲文污蔑你”的讯息,神情颇满意。
倒是阿厚,有着小孩子不喜欢被人猜到自己想法的淡淡不爽,就算这建议正中下怀,还是臭着脸问道:“为何是去梧州?”
陆炳语气依旧不急不忙:“顾桐小小年纪,自陈不懂雷法,却福泽深厚,能救贵人于五雷之前。既然公子与顾桐是好友,若二位同赴广西,我这边派人手照顾路途,也好调配些。”
顾桐大大感激:“多谢陆大官人美意!”
本来,他最怕的就是天师府续弦的柳夫人派人对他不利,为此甚至牺牲院试前的黄金复习时间,陪阿厚上三清山。之前对陆炳当面说过这事。陆炳还真靠谱,用这么完美的方式,解决了顾桐安全层面的后顾之忧,用的是“为小公子福气考虑”的最佳理由,顺便不动声色在嘉靖意识里种下了“顾桐此子有福气,对我儿有利”的观念,这是何等给力!
见顾桐年纪不大,却知道其中好处,陆炳满意微笑道:“怎地还这般见外?我呼你顾小哥,你就唤不得我一声陆五哥?”顿了顿,补充道,“我在家排行第五。”
这可是论至交的架势了。
顾桐绝不是吃生米长大的,立刻从善如流:“如今阿桐还小,又忙着准备院试,不能好好陪陆五哥逛逛。异日我有缘去京城,定跟陆五哥好生欢聚一番。”
陆炳微笑颔首。
阿厚略有被冷落的感觉,郁闷道:“还没去梧州,你就想着去京城了……真当乡试那么容易?”
对未成年,顾桐习惯性微笑顺毛捋:“你我既然定了一起走数千里去梧州,多半也一起去京师,有若手足一体,自然不必在多余邀请你啦。”
这就跟三皇子亲若兄弟了。陆炳想到实质是皇长子的那位身体有若风中蜡烛,心念一动,微笑得更诚恳了。
房间里正一片和谐,忽听外头两声布谷鸟叫,紧接着有人低声喝问。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之后,帐篷外低声禀报:“都督,玉山县来的消息。”
陆炳淡淡道:“讲。”
半点没有要顾桐和阿厚回避的意思。
外头的锦衣卫略有些意外,却还是奉命直接汇报道:“安远侯嫡幼子柳珽命人买山底村的地,办事之人已从贵溪出发。”
阿厚挑一下眉。
乍一听到“柳”字,顾桐已经知道跟自己相关,但还是有些茫然:“柳珽是何人?”
陆炳好心解释道:“安远侯柳文之妻亲生两儿两女,隆平侯世子柳夫人是嫡长女,嫡次女就是贵溪天师府的继室柳夫人。这两位夫人,都是他的一母同胞姐姐。”
顾桐傻眼了,犹豫道:“这柳珽……要买我们村的地?我六伯应该不肯卖?”
但他心里知道,如果一位勋贵铁了心要买偏僻乡村的地,未必会太难。就算知县有读书人骨气,或者说文武殊途,文官体系跟贵族们几乎彻底隔离,知县完全可以不鸟勋贵的面子,并且把这当成自己“傲权贵”的政治资本,但衙门里的书办、公吏之流,都是喜欢现钱的……勋贵能做的事可就太多了。
见顾桐一副不太知道厉害的样子,阿厚虽然被天师府养出个傲娇样子,实质还是颇软善的性子,忍不住提点道:“若我是柳珽,不计较价钱的话,买地可以寻里正或包税的帮忙,终究能到手。待成了地契之主,你顾家的人要么背井离乡,要做我佃户,可不就随意拿捏?”
顾桐脱口而出:“莫非就没有王法了?”
……这一刻,他无比怀念曾经生活过的世界。在那里,权力被尽可能关在笼子里,稍有越界,就会被拍视频挂在网上,人人喷之。在那里,每个人都被教育“你是国家的主人”,有责任有义务,更有被国家保护的安全感。
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也能像他来处一样,拥有安全感?
阿厚嗤笑:“虽说王法煌煌,只是要对付区区一些草民,只要柳珽不喊打喊杀,谁肯来多事?”
倒是陆炳好心提点:“生员可以直接求见知县。”
生员,是明朝对秀才的官方称呼。
顾桐突然觉得肩头的担子变得异常沉重:看来只有成为院试考场的胜利者,正式成为生员,踏上大明仕途的第一步,才保得住顾家许多亲人的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