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权丞 > 第九章:论道门

第九章:论道门(2/2)

目录

听顾桐居然说出这番话,张永继似乎有些意外,扭头瞧着他,竟微微笑起来。

顾桐顿觉头皮发凉。

快船本就轻,加上划桨、纤夫都是双倍配置,速度有保障。半路上乌云渐渐浓厚,谁都不乐意被大雨浇透,格外又卖力了些,逆水行船一样如飞,只用了预估的一半时间,天色还没擦黑,就到了芷湖镇码头。

镇上的溪流淙淙清澈见底,倒映两岸葛藤遒劲、山竹摇曳,远处群山叠翠,雾霭缭绕。虽波浪欢快,已经只能算得上是刚流出水源地的大股山溪水了,不管是水量和深度都不够行船,除非极轻的小艋船,其他舟楫最好埠头返回,起旱改行路。

付钱打发走了船,张守去寻了户房屋干净的人家,让他们一家子去亲戚处借住,包了整个两进院子。

这是当地镇上人家做惯了的生意,倒也很轻松就住定。

芷湖镇小,日常没有甚么往来客商,生意养不活一家客栈。可三清山大法会时,往来信徒客商如云,信众大部分都能安排在宫观住宿,但总有一些行程不巧的,需要在山脚下的芷湖镇停留一晚,这也就成了许多镇上人家的每年两次赚小钱法门。

刚在第一进的正房东侧住下,顾桐还没来得及跟顾全套套近乎,找找自家人的亲切感,已经听见敲门声。

不等他回应,就响起张守那冷冷的语调:“二公子有请。”

顾桐赶紧闻声即起,按张守的手势比划方向,进了二门,见虽是套院,里边这一进要大一辈,点缀了石榴枣树,院子正中一棵极老的金桂,树冠浑圆如球,浓荫遮蔽了大半院子。树下有整木削成的一小方桌两凳,手工简陋,却有些野趣。

张永继悠然坐树下品茶,见顾桐来,却起身进了正房,径自端坐上首。指一指桌角本就泡好的茶盏。

知道张守肯定会及时看住门,绝对不会让顾全有机会听见什么不该知道的,顾桐也坦然,随意打横坐了,也不忙着饮茶,只瞧着张永继,等他出招。

张永继胸有成竹,从容道:“如今天下道门中人,虽说爵位以龙虎山我张家为尊,但说到风光,莫能有致一真人邵元节气派……旁的不消说,只十五年前,皇上命在钦安殿建醮祈皇嗣,便是致一真人为首,皇上亲行初、终两日的祭拜大礼。监礼使是礼部尚书夏言亲自担当,迎嗣导引官是礼部侍郎湛若水、顾鼎臣,满朝文武大臣每日进香,何等风光!”

顾桐哭笑不得:皇帝这么多老婆,生出儿子来,不是很意外吧?

但一想到这位皇帝是嘉靖,他本是藩王之子,能做到皇帝,就是来自上一位皇帝正德无后……于是,秒懂了邵元节的功勋!

张永继冷着脸,又道:“嘉靖十五年十二月,因皇嗣生,邵真人祷祀有功,加礼部尚书,给一品服俸,赐白金文绮宝冠法服貂裘。其徒邵启为授禄秩。十八年卒,得赠少师,赐祭十坛,遣中官锦衣护丧柩还,贵溪有司营葬,用伯爵礼。”

……七年前已经死了,现在还叨叨个啥?

顾桐吐槽无力,只能“呵呵”一个。

张永继知道读书人不管表面如何,实际上多半敌视道家,也不觉得顾桐的表情意外,自顾续道:“致一真人曾在嘉靖十八年回贵溪,明面上是为仙源宫落成——今上特地派宫中公公随来贵溪,只怕暗地是为登极十八年只得三子,特命神通天地的真人回龙虎山,借初代张天师驻节之地灵气,禳解以求广诞皇嗣。”

顾桐点头,继续乖乖聆听。

张永继却话锋一转,道:“外头传闻,致一真人师从虽多,最要紧打醮、功法,得自李伯芳。如今宫中最得势的道门中人,乃陶仲文。但许多人都觉着,真正有能为的,只怕是李道长后人。”

顾桐努力理解,依然找不到跟自己有啥关系,只好拿出捧哏心态,搭腔道:“莫非那李道长的后人在三清山?”

张永继道:“我暗中打探得知,李道长后人并不在三清观,而是三清山麓的济云观,破落又偏僻,只怕世上没几个人知晓。”

顾桐机械点头。

张永继看出他心不在焉,突然刁钻一笑,倒是有了小孩的样子,悄声问:“莫非,你不想知晓为何约你来,只想知道,为何我唤你张桐?”

顾桐寒毛一根根竖起来。

※※※※※※※※※※※※※※※※※※※※

今天打字结束,已经好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