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延禧宫事(2/2)
下午的时候果然下雨了,这样的时节,若是不下雨还好,一下起雨来就像是冷到了骨子里,明冉素来畏寒,坐了两个月子都没养好,这样的天气,自然是让人在暖阁里燃起了暖炉的。
小雅捧了一个大水果盘走了进来,上面捧着荔枝龙眼桃子苹果樱桃还有外国进贡的蜜瓜等等,另外还有一个小宫女捧着一个朱红色的捧盒,打开一看,里面就是四五样的干果。
明冉用小银簪子捡了一只去了核的樱桃送进嘴里,小雅微微笑了笑,转身又从宫女手里接过了一只点心碟子摆到了椅子上:“娘娘,这是华罗饼,樱桃馅儿的!”
明冉微微笑了笑,捏了一块儿小巧精致的饼子咬了一口,华罗饼外边的皮是糯米的,有些灰白色,却还透着一股子淡淡的红色,那是里面的樱桃馅儿的颜色。
明冉吃了两三个,方才用帕子擦了擦手,吩咐道:“把饼子给昭昀惜华一人吃一个。”
“是。”小雅含笑应了,伸手把那精致的白瓷描金的碟子端了起来,捧到了炕桌上,昭昀惜华早就迫不及待了,虽然上午一人吃了一碗牛乳蒸蛋,中午又吃了米糊糊,但那小饼子一个不过是他们二人小拳头的一面那样大,实在是可爱小巧。
惜华伸手抓了一个,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了一口,樱桃酸甜的味道还带着糯米皮儿的筋道,惜华咽下一口,满意地眯起了眼睛,想要慢慢品味。
一边的昭昀见惜华的吃的开心,这才也伸手拿了一个,小心地咬了一口。
明冉在那边一边磕瓜子儿,一边含笑看着,两个孩子的性格很是不同,惜华聪明伶俐,却有些大大咧咧,昭昀聪明,心思又缜密,倒是个不二人选。
明冉想到那件事,微微叹了口气,又透过窗户见梁九功抱着一个襁褓冒雨过来,心里一惊,端着茶杯的手一抖,就有一点儿茶水漏了出来。
一边的辛娘连忙捧了布巾来擦,小雅也连忙把门打开迎了过去:“梁公公,这样大雨的天气,您怎么就来了呢?”
梁九功苦笑一下,跟小雅问了个好,急匆匆抱着那个襁褓进了里间:“奴才梁九功给淑妃娘娘请安!”
明冉放下手里的茶盏,一边点了点头:“梁公公请起!”
梁九功站了起来,轻声道:“奴才奉万岁爷的命令,把四阿哥保成送来延禧宫抚养!”
“四阿哥?”明冉一惊,柳眉微蹙,轻声问道。
梁九功笑了笑,一边把孩子递给了小雅:“正是呢,万岁爷还让奴才给您带来一件东西,您请看。”
一边说着,梁九功一边接过了身后小太监捧着的红木描金的匣子。
明冉接过匣子,蹙着眉疑惑地看了梁九功一眼,却只得到了一个神秘的笑容。
她蹙着眉打开一看,却见里面是一支光华璀璨的七尾凤凰吐珠簪,凤凰的每一尾的最末处都有一颗小拇指大的南珠,吐出来的珠子,更是一颗龙眼大小的东珠。
明冉心中一惊,啪一声关上了匣子颤声问道:“万岁爷这是何意?”
梁九功微微笑了笑,看起来颇为和蔼:“万岁爷就是这么吩咐的,也没多说什么,另外还有些东西,让小雅姑娘收好就是,这是四阿哥身边的乳母宫女们,万岁爷说,都听淑妃娘娘的分配,四阿哥进了延禧宫,您也只当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的调停!”
说完就笑吟吟地行了一礼,告退了。
明冉看着梁九功远走的背影,站在原地,闭目思索了好一会儿,这才放下了那只红木描金的匣子,一下子坐在了红木圈椅里。
七尾凤凰的东珠都不是妃位用得起的,若要受用这些,最少也得是个贵妃,再往上的,明冉就不敢想了。
康熙此举,想来也有拉拢汉人的意思,明冉父母双亡,虽然也有一堆师兄,却到底没有血缘关系,不必担心外戚,但在一大票子汉人读人眼里,明冉抚养皇后嫡子,就是当朝皇帝对于汉人的信任,明冉微微闭了闭眼,或许,还有那位几位在前朝的师兄的原因。
明冉微微叹了口气,或许,也有吴三桂把康熙逼急了的原因,不过明冉都不愿意细想了,她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伸手揉了揉眉间。
见明冉调整好情绪,小雅连忙把茶水捧了上来,明冉接过轻抿一口,好一会儿,方才对着小雅吩咐道:“你去把昭齐旁边的屋子收拾出来给保成住,一切都比昭齐他们四个厚上几分就是!”
“是。”小雅轻声应了,一边带着两个宫女走了出去。
明冉看着跪在地上的四个乳母和四个宫女,抿唇微微笑了笑,轻声敲打道:“本宫不管你们原来是谁的人,进了这延禧宫,就别想着吃里爬外,好生伺候着四阿哥,四阿哥若是出了什么差池,有你们好看!”
“是,谨遵淑妃娘娘教诲!”人齐声说道。
明冉微微笑了笑:“昭昀惜华昭齐莫亚他们四个身边原本都是都是四个乳母四个保姆配两个宫女,昭昀惜华满一周岁戒奶的时候,本宫做主,送走了两个奶娘,两个保姆,宫里的例在哪儿,多出的那一个宫女,也是本宫不放心孩子放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