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498章 应天铁路!身份显露

第498章 应天铁路!身份显露(2/2)

目录

小女子身无长物,虽有些银钱,但想来先生也绝不在意,便只有这卑贱的身子了,还请先生收下。”

软糯酥软的话语在陆羽耳边响起,此时苏霓裳抱着他更紧了。

陆羽腹内有一团热火窜起,身子的一阵阵异样感,似乎也不断上涌。

可陆羽微微一笑,轻轻将她拉开。

“我既为你做了这些,你在这风花雪月之地的名声便不会有损,甚至还能对你日后有益。

清白身子何必浪费在我这等人的身上。

我可不是什么好人,不然又岂会不替你翻案?”

陆羽轻笑着伸出手掌,轻抚了下,面前苏霓裳那淡白的额间,微微往下一拍,发出“咚”的响声。

“如此,我们便两不相欠了。

更何况,先生我可还是有家室的。”

陆羽再次一笑,不再多言,直接推开房门离开了。

苏霓裳探出脑袋,柔弱的目光看着陆羽下楼的身影,再次关好房门,脑海中却全是陆羽的模样。

那俊逸清贵、那公平正义、那当世圣人,一道道的光环、一层层的滤镜,在她内心全部都加在了陆羽身上。

“像先生这般的人,若是在未曾堕落之时,我能遇到该多好。

苏霓裳,苏霓裳,你可真是会痴人说梦。”

“先生真是个好人。”

不知不觉间,陆羽在无声无息之中,又是多了一张好人卡。

虽然在这洪武一朝,陆羽确实是个好人。

守在春风楼大门处的定远候王弼见了陆羽的身影,目瞪口呆,目光中隐隐透着疑惑与古怪。

“先生的身子不会不行吧?”

陆羽白了他一眼,看出这侯爷的心思,没好气地说道:“我家中又不是没有美眷,两位公主殿下千金玉叶之体,各有千秋,美人之姿何其多,还有我那夫人,更是世间一等一的绝色美人。

我又何必流连于这青楼之处,无非也就是长长见识罢了。

最主要的还是面前的这秦淮河。”

陆羽一番话语落下,定远候王弼压根没听进去。

“秦淮河很好看吗?

男人不是最应该在意的是这秦淮河畔的秦淮八艳吗?

好看的是女子,跟河又有什么关系?”

一时间,王弼不明其意。

“帮我做件事,跟应天府的官员打声招呼。”

陆羽对着发愣的王弼开口。

王弼本能地先把这差事应下再说,毕竟他在陆羽身边做的事越多,好处越大。

得知陆羽想法,王弼苦笑一声。

“先生何必多此一举,像苏霓裳这般的女子,天下数不胜数的,更何况谁知道她口中言论是真是假,还有她那远方叔伯是否真的没有与白莲教的妖人勾结?”

“你觉得苏霓裳同我有区别吗?”

陆羽没有回答定远侯王弼的这个问题,反而又是一问。

王弼张大嘴巴。

他挠了挠头,完全不明白这两个人怎么对比。

一个是大明朝的先生,当代圣人,实学圣贤;另外一个流落风尘,哪怕此前也不过是小小县城里面清贵之家的小姐罢了。

简直是天壤之别。

只是这话王弼不太好说出口罢了。

“没有。”

陆羽却直接给出答案。

而此话一说,更让面前的王弼再次一惊。

人就是人,哪来的什么三六九等、上下尊卑,虽然现实中真的有就是了,但陆羽却并不那么的赞同

最起码,他认为人或许有好坏之别,但实在没必要那么泾渭分明。

虽然实际上还是分了的。

王弼身为侯爷,本就很有威慑力,再搬出陆羽的名头,这应天府的官员很是配合。

陆羽办的也只是随手的小事,若是真要翻了苏霓裳身上的案子,恐怕这应天府的一众官员才会感到几分为难。

陆羽的确可以强行办下去。

不过今日他拿着手中之权翻了苏霓裳的案子,来日,其他人又为何不可?

陆羽可以以黑为白,旁人又为何不可以以白为黑?

这个口子不能开。

上面的人做好表率,

第二日清早,苏霓裳拿着银钱包裹和盘缠,没有受到老鸨子的半点阻拦,还有这楼里面的龟公以及护卫的刁难。

不仅让她把带进来的东西全拿走,春风楼还给他添置了不少物品。

“今日后便别再回来了。”

老鸨子看着苏霓裳,眼中露出艳羡之色。

像苏霓裳这样流落风尘,却又能够平安出去的人太少了,但总得给大家留个盼头。

“知道,妈妈。”

苏霓裳小心地点着头,转过身去,眼神坚定,步伐有力,对于这身后的青楼之处。

她毫不留恋。

因为她明白。

对于女子而言,这里真的是人间炼狱,比外面的世间艰难还要可怕得多。

世间艰难大可大步走去,可这炼狱只会一层更比一层深。

也就在这一日,陆羽打的招呼,也慢慢往

苏霓裳的家中之人,想必不久后应当就会得到减刑,这也是陆羽能做到的最大极限。

此后数日,陆羽在应天府内现身的消息,越发的藏不住。

陆羽也就光明正大地在青天白日之下,直接来到了这应天府尹的面前。

“见过先生。”

应天府尹头戴乌纱,身着绯红官袍,面露恭敬,快步前来。

在这官府之中的其他官员也是配合着,全都上前。

“如此多礼,实在不必。”

陆羽摆了摆手,接着也不废话,便安排了在应天府内开展铁路修建的事宜。

身为此前的国都,该有的章程绝对不能落下。

幸好应天府也早有所准备,所以铁路修建一事推行得极为顺利。

不过数日。

应天府外就已修建出了一段铁路,周围被圈住的百姓,在铁路过道之处,不仅得到了补偿,同样也能肉眼可见地预见到未来更多的利润。

生活似乎也变得越发的好了。

“先生来了,先生果真来了。”

“先生来了,我们应天府就有希望了,以后大家日子又能再好一些,每年过冬时又能再给家里面添上几件新衣裳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