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司徒家的长子长孙(2/2)
南宫凤所在的南宫家族,说起来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倒不是这个家族像司徒家那样有辉煌的过去,而是南宫家女主人在教育上的超前意识。南宫凤的妈妈,也就是司徒敏的外婆,名叫徐雪珠,虽然她本人没有文化,但却非常睿智有主见,除了儿子个个都培养成材,她还坚持要让自己的每个女儿都要有文化。那个年代,很多的农村女孩子上完小学或初中就辍学了,早早的嫁人生子。但南宫家的4个女儿有3个受过高等教育,一个比一个有出息,老大是个教师,老二(司徒敏的母亲)是个医生,老三最有出息,是当地的父母官,老四是纺织厂的技术骨干。因此当地人说到南宫家,都要翘一翘大拇指,好有出息的南宫家女儿,好厉害的南宫家老太婆。而司徒家在家道中落后只培养出了一个高中生,也就是司徒敏的二叔勉强的做了一个民办教师。因此南宫凤和司徒谨都希望,南宫家的老太太能够再帮司徒家培养一个隔代的精英。
司徒敏到边镇之后一直呆了7年,这7年里爸妈来得实在不多,以至于偶尔看到爸爸妈妈来乡下,司徒敏总是躲在外婆的身后偷偷打量,然后把爸爸喊成叔叔,而把妈妈喊成阿姨,每次都害得南宫凤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在南宫家的前几年是寂寞的,因为家里只有司徒敏一个孩子,但后来南宫家的老三和老四都先后把孩子送到了南宫家来抚养。老三的孩子叫程煜,是个文静腼腆的女孩,老四的孩子叫张影,是个活泼大方的女孩,从此这三个孩子每天在一起嬉戏玩耍,一直到各自要上小学了才离开。这段在边镇的生活经历,给司徒敏的性格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因为从小接受外婆的教育,并且长期和女孩子相处,司徒敏学会了如何讨老人和女孩子的欢心,虽然缺少了一些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但却无比敏感和细心。
1983年8月10日,在边镇和两个表妹一起玩耍长大的司徒敏一晃就7岁了,这天他要在小舅南宫勇的护送下去往土镇上小学。司徒敏抱着外婆的大腿不放,哭着说要在边镇陪外婆一辈子,程煜和张影也是拉着司徒敏的手不放,说表哥要是走了,剩她们两个女孩还有什么好玩的,她们也要回到爸妈身边去了。后来还是外婆狠心拉着程煜和张影的手,让南宫勇赶紧把司徒敏给抱走,要不大家不知道还要多流多少眼泪。
司徒敏的爸妈不是在新镇吗,为什么司徒敏要去土镇上小学呢?事情是这样的,新镇是水县的新县城,所以从外地迁移过来很多各行各业的人才,就拿县一院来说,妇产科的青壮年医生就过剩,作为有思想有抱负也有技术的南宫凤,她一直作为助产士感到非常郁闷。另外新镇的人自我感觉特别好,虽然他们很多也是外来户,却把来自水县其它地方的人看做乡下人,南宫凤和司徒谨心里都感到很不爽。最后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在县城里工作,来拜访的亲戚和朋友太多了,有限的那点工资,还挡不住每月请几回客的。正好赶上土镇新成立了卫生院,妇产科缺乏医生,请求县一院支持,那些看不起乡下人的医生当然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但南宫凤却动了心,毕竟去了土镇就能当医生,而不是助产士了。最终,南宫凤挡不住事业的诱惑,主动请缨去土镇,而司徒谨正好也觉得没日没夜的救护车驾驶工作太辛苦了,也借机辞职陪着南宫凤去了土镇,承包了当地供销社的送货车。
司徒敏在小舅南宫勇的护送下,一路辗转终于来到了土镇,想到以后都要和陌生的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心里有说不出的惶恐和不安。不过看起来似乎还不错,爸爸每天忙着出车,妈妈当了医生也很忙,司徒敏反而感到一阵自由的轻松。吃饭反正有医院食堂不会饿着,衣服换了扔在脸盆里妈妈下班会洗,爸爸觉得从小亏欠儿子太多,从来不会少了司徒敏的零花钱。再加上土镇的房子似乎比边镇更漂亮,土镇的女孩似乎也比边镇更洋气,司徒敏慢慢觉得自己不是那么特别想念外婆和两个表妹了。
上学反正要到9月份,在没开学的这段时间,司徒敏在医院大院及街上来回的溜达,慢慢的对土镇也不那么陌生了,感到有一种接纳新生活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