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 第83章 落下帷幕

第83章 落下帷幕(2/2)

目录

这时,赫连孛才拿帕子仔仔细细的擦了擦脸上的泪水。

“赫连侍郎何故垂泪?”

“赫连某非徒然自垂涕泣,实乃所哀恸者,陛下也!”

张柬之眼皮一跳。

他从赫连孛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从不无的放矢的危险感。

初唐的朝堂,是一块充斥着老年热血的风水宝地。

虽说他一直因梅相的‘相助之恩’谦称为‘梅相门生’一党,对所有人都保持着恭谨之态用敬称呼之,但其实他岁数不小了。

他今年已经七十了。

他心中评价着面庞上记载着草原风霜的赫连孛为老者,是因为照着铜镜的张柬之自诩他脸上可没那么多的褶皱,觉着自已身强体壮少说还可为李唐高强度效忠十余年。

张柬之想的没错。

他于正史中以八十岁高龄主导了神龙政变,算得上是长寿之人。

李唯翻五千年史书,知王朝更迭始末,

张柬之阅七十年沉浮,懂人心所求。

先前的那番似有若无的配合,使他如何读不懂赫连孛?

这种好事,你就别一个人独享了,大家见者有份,岂不美哉?

张柬之已经把赫连孛视为了‘对手’,他想若是有一日能与赫连孛辩驳一番,一定非常酣畅淋漓。

不论是经纶典籍,还是治国方策,和有才学有思想的人碰撞,其乐无穷也。

然……这都是玄武门今日处理好以后的后事了。

张柬之站出来赶忙做捧哏问道,

“赫连侍郎春秋已高,宜戒情志过激。速将原委示于后进,共为陛下纾忧解困,方是正理。”

“……”

看着玄武门前各位老戏骨飙戏,李唯竟也觉着津津有味。

都是我大唐未来还能再战十年以上的栋梁,多点鲜活之气是好事。

听张柬之说‘春秋已高’‘后进’实在是考验表情功底,然赫连孛早就和李老明里暗里阴阳两年了,自然不差他这么一句。

赫连孛硬生生的接下这一句,而后才解释道,

“陛下为天子自当垂悯苍生,然臣等血肉凡躯,岂能无痛。

陛下昔为妖妇所迫,十年圈禁藏经阁,国丧不得临,先帝大行不得哭——嫡嗣竟不得送灵,天理何存!

陛下长兄弘早逝,二皇兄贤遭酷吏逼令自尽,三皇兄显被推御前,酷吏环伺下唯引刃殉国!

诸公可知三皇子骸骨何在?

蒲州城外乱葬岗!

煌煌李唐血脉,竟遭宵小践踏如斯!

而陛下入长安后,于私仇片语不究,分兵护坊市,唯恐伪周余孽屠戮黎元。

今忧妖躯疫气,犹赐火化赎罪之机。

臣……”

说到这里,赫连孛掩面痛哭,竟然是话也说不出来了。

与此同时,得了内侍禀报准确消息的李旦也上前,面色颓丧的补了一句,

“陛下,臣之幼子罹武后恶疢,药石罔效,竟夭殁矣……”

他可怜的悌儿,才不过三岁……(历史中十岁夭折)

丧幼子,李旦的心绞痛。

看着武泽天被活活吊死时,李旦的心情只是哀叹,而现在……他想自已大抵是遭了报应,刀不落在自已身上永远是不止痛的。

他以什么身份,又凭什么打肿脸冲做圣人,去成全生母的一份体面。

是啊。

都不需要仔细回忆,他的弟弟唯看的才是最通透、想的才是最明白的,母亲何时让他们这一群亲子体面过?!

母亲如此厚待儿子如此,儿子自当效仿!

张柬之的神情在赫连孛、李旦、李唯身上游走片刻,便道,

“臣代玄武门诸君冒死启奏。

伏惟陛下,当恪守祖宗成宪,仰承天命,将武氏恶疾缠身之尸骸付诸烈焰。

如此可重振李唐正统,抚慰忠臣英魂之遗恨,安定黎民百姓之惶惑!”

“臣等附议!”

【《旧唐书·泽天皇后本纪》:

弘道十三年,玄武门复变。

群臣劾奏武太后泽天罪孽,曰:秽乱宫闱,僭越神器,屠戮宗室,戕害忠良,其恶贯盈,虽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门下侍郎赫连孛进言:昔朔丹伪王阿史那氏僭号塞北,陛下敕令曝尸焚骸,以儆效尤。旧朔丹诸部百姓无一不拍手称快,叹此烈火兆丰年。今宜循前典,绝阴邪作祟之虞。

张平章等百官咸附其议。

帝可其奏,敕付有司,依旧例,焚曝其尸,扬灰于田。

自此,中夏始行火葬之制。】

……

自此玄武门前的大戏落下帷幕。

从长安城破,到玄武门政变,再到请太后殉葬,最终使太后扬灰于田,每一件事单拎出来都足以称得上是百年不出其一的大事。

可偏偏,它不过发生在弘道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子时半到丑时初,这甚至都不满一个时辰的简短时间里。

如今黎明未至,而玄武门前的火光却宛若大日。

诸位朝臣需要休息,同李唯一起打进长安的民兵等等也自然需要开始轮换休息。

政变成败已定,太后丧仪也定,今日再无他虑以后,其余的事情那都是要在朝会上说了的。

在李唯的挥手示意下,毕力格与李老接管了玄武门,以民兵为人墙和监管,疏散、保护着诸位朝臣离开大明宫。

大明宫需要封锁。

妖妇党羽,趁乱偷偷摸摸的逃跑,要不得要不得。

所以哪怕是朝臣归家,李唯都派人严格的审查。

当然美其名曰,喝茶、食点心或是更衣,陛下体恤诸位劳累在此稍作休息。

李唯则去往了王富贵等内侍提前去扫洒干净的一间宫殿休息。

在李唯的坐撵后,于军队护持之中走出来的仪仗就非常的显眼了。

二十四青衣婢女提鎏金香球与青竹灯,同时以素绸围幛隔断,旁人只知其中有两道纤瘦人影,而未见其面庞。

观其衣摆,觐见以拖拽着长尾的深青翟衣,蔽膝绣翟纹七对。

而另一位着次一等的翟衣,恭谨的跟在前者身后。

两道人影行走姿态,敛袂徐行,步稳而缓,威仪自生。

当然朝臣也只能扫上几眼,看多就是冒犯了。

可观其仪态,诸位早有思量的大臣心中,又双叒叕多了点数。

有些事情啊,交给那些该死的鬼做吧,他们老老实实的,安安分分的,陛下指哪打哪就得了。

今日一遭,可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

陛下年富力强,麾下人才辈出,中宫坤德充沛……

他们需要考虑的是,以后人多了,头上的帽子是不是要戴不稳了……

进步都来不及,勾心斗角的裙带算计……

罢了罢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