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全员第一,最强小队(2/2)
全军能挑出来几个单位敢这么玩
别说是军医了。
哪怕是特种兵过来,只要不起特别有名的那种战斗小队,也只能靠边罚站罢了。
第六圈。
陈默身上的不适已经完全消失,也不对,除了依旧被石头硌到生疼的背部,至少双腿和肺部不再难受。
彻底麻木了。
其他老兵能坚持到这一步的,基本都进入到这种状态。
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
终点有人拉起彩带,原本在帐篷内坐着休息的考官都开始陆陆续续起身。
不止他们。
一开始在跑道上处于中游的老兵,统一开始发力。
跑道上的人群,更是跟发了疯似的冲锋。
可能是临近傍晚,别的系考核暂时结束,体育场,单兵战术训练场,二号高地,工兵训练场,以及障碍训练场考核的人群,统一朝着轻武器靶场汇聚。
陈默这边还没到终点呢。
附近大量的人流开始涌入。
侦察系考核过程,向来都是被陆院各系最为瞩目现场,伴随人潮涌入。
有不少人认出陈默就是昨天在军体训练场,第一个挑战完千米障碍的人。
“诶,那个不是秀才嘛”
“还真是他,秀才搞快点,加油!!”
人群小范围的出现躁动,陈默听到动静,他也不敢扭头回应了。
负重十公里,小队成绩是取最后一名,全场的人都在争先恐后。
他死死盯着终点的位置,身体慢慢移动到跑道内侧,卡着最近的距离。
哪怕双腿已经没有丝毫知觉,跑起来就像踩在上一般,陈默也一直顶在最前头。
距离终点,只有300米,200米,100米,50米。
当方淮都攥紧拳头,周围所有人目光聚焦到终点时。
陈默硬生生提速,比第二名的谢勇快出两个身位,提前撞上了终点的彩带。
“好,好样的秀才!!”
周围不明所以的观众,有人齐声喝彩。
但他们并不清楚,秀才第一,并不意味着这场考核已经结束。
他抵达终点的同时。
附近执勤的老兵当即将号码牌塞到陈默手中,让开道路。
紧接着,谢勇第二,丁泽良第三,秦小军第四,赖伟第五
人群一个个跨过终点。
还没有结束。
陈默好歹担任过二分队的副队长,哪怕只是临时,他也认识全小队的人啊。
将身上的背包卸下来,放在地上。
陈默强撑着疲惫的身体,双手摁在背包上,一边遏制着因虚脱而有些颤抖的四肢,一边抬头望向跑道。
当第二十六名,也就是侦察系学员二分队十四人,最后一人成功越过终点时。
陈默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跑道上拼搏的身影还在继续,不过,跟他们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
学员二分队的十四人,已经证明了自己,哪怕不换地图,依旧是第一名。
全员优秀。
“哈哈,赢了!!”
谢勇瘫在地上,咧着大嘴乐呵。
他虽说是队长,不过学院这种小队的队长可没什么含金量,整个小队不像基层部队里面那般,所有人整天同吃同住同训练。
在赛场上有默契,有集体荣誉,可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拼。
在这里,身为队长他能做得极少,甚至因为负重的缘故,连替自己小队的人分担都做不到。
能得第一,属实是不容易了。
“秀才,我们赢了,哈哈。”王博拖着疲惫的身体,一屁股坐在陈默跟前,只顾咧着大嘴乐呵。
没过多久。
学员二分队其余的人,也都提着沉重的背包,走到陈默和谢勇所在的地方。
一群疲惫到极点的老兵,相互看了看身边的人,脸上都挂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原本坐着的人站起身,原本躺着休息的人,同样起身。
十四人,在这一刻,才真正放下内心的芥蒂和疏远,毕竟,如果没有这次考核,他们只是两个宿舍的人。
更是来自七大军区,来自全国各地,临时拼凑的小队,谁真的能服气谁谁又能真的那么容易就融入到一个集体
定向越野虽说成绩作废,但那也是第一,这次负重越野,陈默和谢勇两人一直在最前方为后面的人做表率。
这就是实力带来最直观的影响力。
“兄弟们,不辱使命,我们又是第一。”陈默笑了笑,率先开口。
“考核还没结束,接下来,咱们将是最强的小队。”401宿舍,其中一名老兵打趣着开口。
不过,这话至少有一半,确实是真话啊。
来自全国各大军区的侦察连提干老兵,如果真能齐心协力,二分队拿下最终的第一还真不是问题。
就从这帮家伙换地图的速度上,就不难看出齐心协力有多彪悍。
“来,预祝我们接下来的考核,披荆斩棘,横扫对手,勇夺第一。”
陈默又一次开口,一群人围成一圈,手掌相互迭在一起。
“队长,你来喊。”陈默笑着看向谢勇。
“你是副队长,你喊也一样。”谢勇满脸笑意的回应。
“好,来,同志们,祝愿我们小队接下来横扫对手,勇夺第一。”
陈默大声的宣誓。
十几名老兵笑呵呵的跟着大喊。
声音传遍整个靶场,旁边陆指的小队以及装甲学院的小队,甚至陆院的两个小队,都看得有些腻歪。
尼玛,你们说得横扫对手,扫的不就是我们嘛
几个小队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读出了不满。
但却没人吭声。
谁让人家是第一呢
不过,二分队的士气也确实调动了别的小队。
有不少老兵下意识的开始集合。
无论是负重越野也好,还是定向越野也罢,都只是考核的开胃菜。
目的只是为了磨合这些人。
终点既然设在轻武器射击场。
加上现在,有那么多考核的人都涌入到这里集合,有些老兵已经看出来了。
夜间的科目,应该是最为激烈的对抗。
小队之间真正需要齐心协力的时刻。
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