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欠下一个人情(1/2)
文武百官纷纷点头,表示自己确实没有急需处理的事情。其实,具体有没有并不重要,至少此时此刻,每一个有点头脑的人都会选择为皇帝留下一个体面的台阶。
朱祁钰略一点头,“既然这样,朕便先去探望太后,待会若有什么事情,还望诸位莫要拘束。”
皇帝与大臣们又简单客套了几句后,便与那小侍女一起朝太后所住的慈宁宫赶去。
皇宫极大,而且弯弯曲曲的道路让单纯步行显得非常耗时,于是朱祁钰索性直接骑上了马,一边用左手拎着小太监,另一边用右手拽着小侍女,一路飞驰而去。
这般模样当然吓坏了不少人。平常若是见到了,可能还会有几位文官忍不住阴阳怪气两句。不过眼下的局势危急,朱祁钰的时间珍贵如金,哪里耽搁得起,因而对这些闲言碎语完全不再计较——
让他们评论去吧,大不了也就被人多说两句,又不会真的掉块肉!
但省下来的时间,说不定真的能在战场上挽救很多将士的生命呢!轻重缓急,朱祁钰心里早已有了一杆秤,看得十分清楚。
因此,风驰电掣之间,没过多久就抵达了慈宁宫。经过之前的整顿,此处宫中的侍从人数较以前明显减少了些许,新补充进来的大多是一些年轻的小太监、小侍女,此时正由旧人在带领下熟悉宫殿。
看到皇帝驾临,再加上朱祁钰左右两手各提着一个人,众人都有些目瞪口呆,甚至忘记行礼。还是身旁的老者重重拍打了一下这些年轻人的脑袋,他们这才反应过来,慌忙按照规矩跪下行礼。
朱祁钰扫视了一圈,暗自点头赞许,然后随手放下那名小太监和小侍女,问道:“太后可在此吗?”
旁边一位嬷嬷急忙恭敬回答:“回陛下,太候正在慈宁宫。”
朱祁钰随意将马交给迎上来的成敬,撸起袖子跟着他一路狂奔后,径直朝前走去。
伴随一声“陛下驾到”,他走入慈宁宫内。也不含糊,直接规规矩矩地向太后行礼。
“陛下何苦如此见外,哀家承受不起。”
孙太后这时才仿佛反应过来似的,快步上前扶起了朱祁钰。
朱祁钰一眨巴眼睛,就看见对方脸上泪痕未干的痕迹。
眼睛周围又红又肿的,也不晓得是真的哭过了还是假意表演,更不知是哭给别人看的。
“太后召唤朕来,有何事相告?”
在和平时期,朱祁钰或许还乐意跟眼前的这只老狐狸玩玩心机。但现在情势紧迫,自然选择单刀直入询问。
孙太后神色有些犹豫,拉着朱祁钰的手臂想走到旁边落座。
“陛下,这几天哀家心里头堵得慌,前晚更是做了好几个噩梦。每次都会梦到我的孩子,可怜的孩子落在那些穷凶极恶的蛮人手里受苦挨饿......”
朱祁钰一听,顿觉寒气透骨。面前这位所谓贵为天下之母的人,竟然丝毫不提二十万将士惨死的事实!
全都冻毙、饿毙,或是被敌军残害分尸、甚至喂了野兽遭受肢解!这等壮烈凄惨的牺牲竟无人过问,你这个位居至尊的太后却只顾念你的儿子,全然无视他人生死!
心里破口大骂的同时,朱祁钰依然保持表面温和的模样。
“太后,眼下边关危急。自从紫荆关沦陷,瓦剌军队直抵京城已毫无阻碍,预计不到三日便兵临城下。”
”朕亦是焦急万分,夜不成寐。”
“目前有诸多重要事情需要处理,事关百姓安危以及数万将士性命攸关的事情不能耽搁片刻。”
”所以请太后见谅,实在难以久留啊!”
尽管内心愤怒,但表面上必要的礼节还是要做到位,不然徒增更多纷扰和不必要的麻烦。
果不其然孙太后听到后并没有勉强挽留,可眼神里闪过了一丝不悦之色。
这个郕王果然名副其实不是块好料,完全如自己那乖戾的儿子所言一样是个狼子野心之人。
当初在他跟前装得毕恭毕敬、听从指挥皆是一场伪装。
如今登基第一天就把皇后赶出了奉天殿,如今又不想在她这里停留太久。
愈发放肆无礼!
真是令人生厌至极!
要不是考虑到朱祁钰至今仍拒绝搬进皇城里居住...
或许此时此刻或者就在接下来几天内,他的或者幼子就有可能遭遇不幸,比如说不明缘由失足落水身亡等诸如此类。
而由于朱祁钰坚持在外居住的决心没有动摇,这一决定立竿见影地起到防范作用。
不管孙太后心里有多么不满,她始终没办法将影响力延伸到皇宫之外,最终只能压抑自己的情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