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大隐于市(1/2)
杨沅自始至终没有和上官骆谈论私谊的意思。
这让上官骆很不高兴,所以谈判开始时,他的脸色还有些不愉。
相对于新金使团阵容,宋国这边基本采用了对等的谈判阵容。
礼部尚书陈维清、吏部侍郎萧毅然、户部侍郎钱策。
不过因为杨沅亲自参与谈判,规格上就比对方高了一头。
双方的相处还是很融洽的,毕竟一直都是盟友,这层关系还没有断。
新金此来,要和大宋谈的就是对于金国的局势。
金国如何,关它们什么事呢?
当然有。
一头庞然大物快要倒下了,但凡有能力的,谁不想参与这场饕餮盛宴?
新金的意思是,他们愿意协同宋国,共同针对金国采取军事行动。
之所以此前一直没有动作,是因为宋军已经进入金国境内。
如果新金军队贸然进入,而两国盟军出现在同一区域,在没有事先确定的前提下,会导致两军的配合、指挥、协调、战利品分割等各种问题。
因此导致盟友之间发生冲突。
倒是冠冕堂皇。
所以,他们需要与宋国签订共同针对金国的一系列军事合作条约,这才方便新金方面采取后续活动。
双方很快就合作的具体内容,划出了几个版块。
诸如领土承诺、军事协作、两国关系、战利品分割、战场协同作战的从属关系等等。
那么接下来,就是关于每一个版块的具体磨合了。
所以,杨沅只在班荆馆待了三天,和上官骆就这些具体条约版块敲定了基本框架和方向,就得回政事堂去办理诸般公务了。
具体内容,就由陈维清牵头,和新金使团继续拉扯,逐条确定。
当然,真正的博弈在谈判桌
目前双方划定的条约和框架,杨沅通过乌答有珠珠和于吉光,已经了解了新金的诉求底线。
因此,他把条约框架,连着新金的诉求底线,一并转给了他的内记室和外记室。
并且,杨沅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要他们据此拟订出一部详细的条约。
所以,陈维清等人以后每天在谈判桌上和新金使节洽谈的,都是内外记室字斟句酌、陷阱处处且新鲜出炉的条约内容。
“本相不能一直耽于班荆馆,得回政事堂料理政务了。此间谈判事宜,以后概由陈尚书负责。”
杨沅笑吟吟地说:“这是个细致活儿,急也急不得。
金国那么大,一口吃不下,来日方长,慢慢谈嘛,不急的。”
“所以,明日咱们歇息一下,如今四月天气,正是江南好风光.本相陪同诸位使者,一同出游,散一散心。”
对于杨沅的这一建议,李芫芷和完颜青凤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她们俩挤进新金谈判使团,本来也不是冲着谈判来的。
上官骆、李东楼等人做为谈判方,也不能表现出急于谈出个结果的模样,因此都欣然同意了。
杨沅安排的出游,以舒适、轻松为主,倒不在意一天之内得打卡多少个地方。
这其中,西湖是必然要游览的一处所在。
今天,还恰好下雨了。
细雨绵绵,雨雾中的西湖,才是最为诗情画意的时候,远比晴空朗日下更为美丽。
李芫芷和完颜青凤做为北国女子,可没有看过如此风物,自然满是惊艳。
尤其是,老师与她们同舟呢,能看到他的模样、听到他的声音、嗅到他的气息、摸……就算了。
她们不敢,想想都脸红。
总之,心里美美哒。
倒是大萨满珠珠,一如既往的沉稳。
她手中撑一把油纸伞,顾盼之间,眉眼盈盈,与这江南景致,有种既不同又和谐的绝美风情。
李芫芷不禁叹息:“江南风土,真是养人呢。
这才来了几天呐,青凤,你看,大萨满这气色,肤质吹弹得破,神色气血充盈,好美好美呢。”
“还真是!”
完颜青凤惊叹:“你快看看我,我变化大不大。”
“变化也是有的,可不及大萨满明显的多。”
珠珠摸了摸脸蛋儿,嗯……确实,那人……那物养人。
……
画舫的中舱,窗子是阑槛钩窗,精巧华丽。
窗内便是一张几案,几案两旁是两张坐从槛。
杨沅和上官骆临窗而坐,窗外绿水悠悠,船头有少女笑语,反衬得舱中愈显静谧。
喝着茶,上官骆道:“二郎估计,多久可以覆灭金国?”
这样称呼,就是密友私聊了,言外之意,此时二人所谈一切,都是不必对外张扬的。
同时,也仅代表他们个人,不能拿到谈判桌上说事儿,所以大可畅所直言。
杨沅略一沉吟,道:“金国,是一定要亡的,无论完颜亮如何挣扎。
如果只有我宋国出兵,我觉得,从现在开始算,两年半到三年,便能覆灭金国。”
上官骆自嘲地一笑:“所以,有没有新金出手,对你来说,其实已经无所谓?
这就是你的底气所在吧?”
杨沅摇了摇头:“有金国出手,明年今日,中原之地便可光复。
你知道这一年半到两年的差距,可以少死多少军民?可以少毁多少工商?
这少死的数万数十万军民,可以在战后发挥多大的作用?”
上官骆听了,脸色马上放松下来。
一想到现在的自己可能对杨沅来说已经可有可无,他心里就说不出的难过。
杨沅说新金是否参战,虽然不是改变结果的关键,但是大大缩短的这个过程,却可以挽救无数的生命和财富。
这让他一下子觉得,自己还是很有用的,心里也就愉快起来。
“那么,当金国覆灭之后呢?”
上官骆盯着杨沅:“宋国与新金,还会是盟友吗?”
上官骆一直想把杨沅弄回新金去,在他眼中,新金那班权贵,都是些粗人,他一个也看不上。
只有杨沅,才是懂得他的人。
如果杨沅在新金为相,他愿为辅相,二人联手,打造一份伟业,彪炳史册。
可是现在他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
杨沅在宋国,已经是太上皇一般的存在了,给个新金的皇帝,杨沅只怕也不愿意去了。
所以,上官骆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但是,他要知道杨沅的志向。
“你是担心,当金国不再横亘在大宋与新金之间,我们两国兵戎再起吧?”
杨沅笑了笑,目光转向窗外。
“天下这么大,谁能吃的下?”
上官骆听了,暗暗一撇嘴。
之前你还说“金国那么大,一口吃不下”呢,还不是打算一口接一口地吃下去?
杨沅道:“金国不灭,宋便不得安宁。
头上悬着一口刀,会叫人寝食不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